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33章 轟炸慘案(1/2)

作者:一隻黑色鋼筆字數:4264更新時間:2023-10-13 05:32:00

    民國二十七年10月下旬,廣州、武漢失守。

    自此,全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與此同時,日本處於對戰線過長、兵力不足的問題的考慮,被迫調整了侵華政策。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充分的認識到在正麵戰場想要取得勝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

    所以為了更好的達成侵略目的,他們將主要的兵力放在了敵後戰場,而對國民黨政府則采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

    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承擔起領導中國人民單獨打敗日本的責任。

    民國二十七年12月29日,在日本政府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親日派頭子汪公開投降,在越南發表“豔電”響應近衛聲明,提出與日本“恢複和平”。

    作為當時中國的第二號人物,汪在戰爭最為緊張之時的這番言論,直接被視作公開的叛國投降,對中國抗戰的士氣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次年,民國二十八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通過了永遠開除汪黨籍、撒銷其一切職務的決議。

    但是一直作為二把手的汪賊心不死,仍然試圖通敵賣國。

    民國二十八年5月31日,汪與日本商定了建立偽中央政府的有關問題。

    民國二十八年10月25日至12月8日,日軍集中2萬餘兵力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冬季進攻。

    邊區軍民奮起反擊,共作戰108次,斃傷敵軍4000餘人,擊斃了日軍中將旅團長“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取得反“掃蕩”的勝利。

    民國二十八年12月30日,汪在上海與日方秘密簽訂了《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及《秘密諒解協議》。

    同年9月,納粹德國軍隊向波蘭不宣而戰,引發法國、英國向德國宣戰,標誌著綏靖政策的破產,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因法西斯國家進攻迅速,中國出現了廣泛的悲觀傾向。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展開了不同形式的宣傳,鼓舞抗戰士氣。薛代理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隨即日本分別於民國二十八年和民國二十九年發動了掃蕩重慶外圍的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希望國民政府能盡速投降。

    在這場危及戰時陪都重慶的戰役中,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司令張將軍殉國。

    民國二十九年3月30日,原國民黨副總裁汪在日本的保護下來到南京,以“還都”的名義成立了汪偽國民政府。

    三次長沙會戰對日軍造成重大打擊,尤其是薛指揮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滅日軍5萬多人,這一度激活了當時中國國內的抗戰士氣。

    自從大公報重慶刊的建立與發展,大公報在新聞業務上的熟練度也越來越高。

    報社內除了範文林、李天峰、柳高藝和顧愷之以外,其他的記者也開始獨挑大梁了。

    在對他們的專業能力進行考核之後,範文林帶著鄧思、國茂實等新記者前往了戰場,並在戰場上給他們講解了一名專業的戰地記者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養。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大公報重慶刊唯一的女記者,葉雨安也跟著範文林一起上了戰場,並且在戰場上麵的表現不比鄧思等人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