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4/4)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658更新時間:2022-03-22 23:04:40

    見張說恭然受命,李潼便微微頷首。

    張說最為後世所知,還是文壇大手筆的名聲,但能夠與開元名相姚元崇掰腕子的人在才能上自然不會如此片麵。曆史上的張說也是內外居顯,俱有功勳,是盛唐出將入相的代表人物之一。

    眼下讓張說入朝拜相,也隻是政事堂增添一個位置,發揮不大。而朔方眼下也需要一個專司後勤與民事的能臣坐鎮,以配合張仁願所主持的征戰大計,張說正是一個良選。

    處理完了張說之後,李潼卻沒有直接召臨淄王入見,而是望著群臣說道:“臨淄王該要作何懲戒,諸位但有想法,盡可暢言。”

    不同於對朝臣的處理,臨淄王作為宗家近貴,身份要更加的敏感,眾人就算有什麽想法,在不能確知聖意的情況下也不好全無顧忌的講出。

    最終還是中書侍郎李嶠首當其衝,站起身來回答道:“臨淄王有失於臣節、乖張於倫理,若不作嚴懲,則不足警誡邦家!”

    雖然在問案過程中極力掩飾與李敬一討論的朝中人事相關,但李隆基想要讓親妹子出嫁吐蕃的想法卻是無從掩飾,還是被審問了出來。所以李嶠才作此發言。

    “未定之事,不足論罪。臨淄王邸中妖情興作,欲以宗家血脈取悅西蕃,計雖乖張,但並無臨事之責。朕身為邦家族長,戶中出此慚情惡類,亦難辭其咎。唯故相王辭世不壽,懇請諸君容我循情,臨淄王褫奪朝職、不再履事,就坊禁錮,諸位以為可否?”

    眾人聽到聖人已經作此決斷,便也不再多說什麽,隻覺得聖人還是不失仁厚,甚至連臨淄王的爵祿封邑都沒有進行削減,若臨淄王能夠領會這一番教訓,仍然還能安心的在京中做一個富貴閑王。

    在宣布對臨淄王懲罰的同時,聖人也算是對吐蕃此次遣使請求和親定下了一個基調,那就是絕不舍棄宗女取悅外蕃。等到駕臨東都後,群臣便可循此基調再繼續討論該要如何經略吐蕃問題。

    當然,聖人的真實心跡是不像群臣所想的那樣偉岸光明。如果隻是要單純的警告臨淄王,隻憑內衛所查知王仁皎父子事跡進行懲處便已經足夠了。

    可現在卻繞了一圈、直接在朝堂上發難,可以說是徹底鎖死了臨淄王與朝中人事交往的渠道。大審坊民,讓合坊住戶都成耳目,之後必然也會對臨淄王邸人事往來保持關注且警惕有加。

    至於欲使親妹和親,雖然並不確鑿論罪,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類似社會性死亡的人情困境。

    李潼從來也不自詡良善,無論是真實處境中李隆基作為他四叔李旦的兒子,還是原本曆史上這小子所作所為讓他生出的警惕,他都不會對這個堂弟全無提防。要麽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全麵性的封鎖壓製。

    兩個主要的人處理完畢,至於李敬一這個被牽引涉事者則就簡單得多。

    這人在李潼這裏政治前途已經宣告結束,今次主動招惹麻煩上身,李潼倒也不想趕盡殺絕,隻是下令奪其爵祿、撤除門前列戟,保留一個五品的散官待遇安心養老。

    最終兩人也沒能被召入殿中,隻在殿外拜受敕命發落,然後便失魂落魄的離開了大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