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4/4)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054更新時間:2022-03-22 23:04:53

    聽到張仁願這麽說,諸將自不敢擅持異議,一名監軍官員則忍不住開口說道。

    “諸軍之所環置,所貪無非策應之勞,兩國奪勝仍仰中軍。今中軍之所緩行,並非勝數有差,隻為兼顧周全,知賊勢允戰允走,若再循故計,是以樞機而就枝節,智者不取、勇者亦不取!”

    若是旁人部將質疑,張仁願根本懶得解釋,但見是監軍開口,他還是耐著性子稍作分講。畢竟當年他在安西擔任監軍時,就曾告過王孝傑的黑狀,讓王孝傑白身典軍了很長一段時間。

    “牙帳之所覆領,方圓亦足千裏,其左右兩廂領兵,諸察各有典掌,真能近拱牙帳之軍,不出萬數。憑我五千勝軍,亦可直搗生擒,其首腦既破,手足縱有叫囂、亦是餘波!”

    如今大唐各路人馬也都分散漠北諸方,嫡係的各方唐軍還有著清晰明確的軍令傳達係統,但那諸胡仆從則就很難在極短時間內傳令集散。再考慮到他們各自助戰之心急切與否以及私欲相關,那就更做不到短時間內的集散調度。

    張仁願對此也有考量,接著又開口說道:“傳告諸部胡軍,不必急就牙帳,自此以後一個月內,功簿不作細錄,憑其諸軍掠取。一月期滿,不赴牙帳聽令者,我並諸軍共討之!”

    原本李伷先還覺得這次見麵張仁願風格有改,在聽到這一樁軍令後不免又是心生凜然,隻覺得這位大總管仍是殺性十足。

    若張仁願隻是傳令諸胡人馬前往牙帳會師,那麽各路胡軍或是不想損失太大、或是意存觀望,多多少少都會有所拖延。

    可現在張仁願作此命令,便等於說自此以後一個月時間內不再對諸胡軍隊再作管束,任由他們在草原上劫掠自肥,這無疑會極大的激發出諸胡部伍的凶性。

    今凡所助戰的諸胡部伍,未必人人都懷德尚義,所圖更多還是趁著兩大強國交戰、跟在大唐後麵分潤一些突厥倒塌的血肉油水。

    諸如當年跟隨在大唐身後聯合攻滅東突厥的鐵勒諸部,勢力明顯的就要比漠北的烏古斯諸部更加壯大。以至於後來骨篤祿兄弟起兵反唐,都要從這些部族身上刮取油水打秋風。

    現在張仁願作此聲令,無疑是在說突厥牙帳主力自有大唐中軍困堵交戰,那些意欲趁火打劫的胡部們這段時間能搶多少,都歸他們各自部族私有。

    如此一來,那些部族還不會發了瘋一般的上手搶奪寇掠?而等到突厥各個部族都遭受瘋狂寇掠時,他們又能有多少人會滿腔忠誠熱血的放棄自己父母妻兒、牧場牲口,奔赴牙帳勤王救君?

    對此張仁願也有自己一番邏輯:“漠北此境,地不能補我國用,人不能供我長驅,斃其一凶、複起一凶!昔者薛延陀、回紇之類皆食前而肥。量功而酬,隻會更肥胡中壯者,唯群蛆蜂擁、爭相蠶食,能斷突厥餘燼禍根。群相爭啖、世代血仇,多寡不公、睚眥叢生,彼此無相統屬、錙銖必較,才會長需強力仲裁,久禦此方。仁者,君子治世之道器,若無由普授、華夷不分,則道衰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