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2 總有意外突如其來(1)(2/5)

作者:何常在字數:41254更新時間:2023-10-15 23:50:16

    劉思遠心跳加速,呼延傲博第一次正麵否定蔣雪鬆對黃梁發展思路的指導思想——黃梁市委幾乎人人皆知的書記和市長對發展觀意見的不一致,終於要上升到政治層麵的碰撞了!

    書記和市長的不和可以體現在方方麵麵,比如用人問題,比如對個別國企的扶植力度不一致,甚至可以拍著桌子吵架。以上都不是原則性分歧,隻要大方向一致,所有的不和都可以在共同的目標之下化解或掩蓋。

    但如果書記和市長的不和是發展觀的不和,就麻煩了,書記想向東,市長想向西。作為黃梁市的一號、二號人物,方向不一致,黃梁這輛車到底要朝哪裏開?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黃梁想要發展、想要前進,沒有可能。

    劉思遠站了起來,既然呼延傲博公開了他和蔣雪鬆之間的原則性分歧——雖然呼延傲博和蔣雪鬆的原則性分歧在市委早就不是秘密,但知道是一回事,正式點破,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說破,還有路可退,不管是市長向書記妥協,還是書記向市長讓步,還有商榷的餘地。但一旦說破,等於矛盾公開化了,那麽就隻有一種可能,要麽書記走,要麽市長走,一山不再容二虎。

    “呼延市長,我支持你。”劉思遠鄭重表態了,他也知道,呼延傲博在他麵前說破自己和蔣雪鬆的分歧,要的就是他第一時間明確態度。

    “你支持我,我是知道的。”呼延傲博感慨地說道,“我也是一心為了黃梁的發展大計著想,隻可惜,蔣書記和我的看法總是達不成一致。三年了,三年的寶貴時間全部浪費在內耗上了。如果三年前就統一了認識,現在的黃梁,說不定就是燕省第二經濟強市了,一想起這些,我的心就在滴血。我希望除了你之外,其他常委都能理解我為了黃梁發展的拳拳之心。”

    劉思遠明白了呼延傲博的暗示,他是宣傳部長,以前一直從事宣傳工作,最大的特點是能說會道,說話有煽動性和感染力。呼延傲博在被傳即將調離黃梁的不利前提下,要打好和蔣雪鬆正麵碰撞的第一仗,很難,搖擺的常委說不定已經倒向了蔣雪鬆。現在,呼延傲博交給了他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是讓他拉回倒向蔣雪鬆一方的常委。

    任務艱巨,但也是重任在肩,劉思遠再次鄭重表態:“我會盡我的微薄之力,為呼延市長,為黃梁,貢獻全部的力量。”

    “思遠,拜托了。”呼延傲博痛心疾首地握住了劉思遠的手,“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知我者,也就隻有你了。”

    在呼延傲博火力全開拉攏劉思遠入局之時,蔣雪鬆也是火力全開,正在有條不紊地步步推進,完成他的又一個布局。

    整整一個下午,蔣雪鬆馬不停蹄地接待了一撥又一撥匯報工作的副市長、各大局局長,忙了一個下午,也沒顧上喝幾口水。臨下班時,葉林和柳星雅一前一後又來了。

    葉林是來匯報人事調整草案,關允感慨,組織部為了配合蔣雪鬆的人事調整大計,動作真快,僅僅半天多工夫就出來了調整草案。如此工作效率,前所未有。

    柳星雅是來向蔣雪鬆提交一篇《關於全國各地經濟開發區發展思路麵麵觀》的分析類文章,他見葉林先來一步,就笑嗬嗬地遞上手中的材料,說道:“關秘書,你先替我把把關。”

    關允忙客氣說道:“柳秘書長大才,我哪裏敢獻醜?”

    “你是京城大學畢業的才子,文采出眾,就別在我麵前謙虛了。”柳星雅搓搓手,“兩人智慧勝一人,幫我順順,看文章的觀點是否失之偏頗,萬一入不了蔣書記之眼,我就白忙活半個月了。”

    “柳秘書長花半個月時間寫成的文章,我一定得好好拜讀。”關允一聽,立刻心思大動,聯想到蔣雪鬆和呼延傲博即將上演的最後決戰,開發區正是支點。柳星雅的文章來得這般及時,肯定不是巧合,而是有意為之。

    再聯想到柳星雅身在崔同一方的陣營,關允心裏明白,柳星雅的文章不但是投石問路之舉,也是崔同借機向蔣雪鬆交底。崔同在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方向上究竟是什麽思路,文章的觀點,就是底線。

    關允認真拜讀起來。

    不看還好,一看關允不由拍案叫好。

    先不說柳星雅的文筆有多好,政府機關的文字,要求的不是文采出眾,而是條理清晰、敘述分明,也不必說柳星雅的字寫得有多好——通篇文章全部手寫而成,一手漂亮的楷體不但工工整整,而且無一錯字和塗改,可見功底深厚——隻說文章列舉的翔實數據和深入、客觀的對比,就讓關允對柳星雅高看一眼,也讓他知道,柳星雅的文章,不是應景之作,而是真心實意之作。

    經濟開發區從九十年初期開始興起,到現在發展了五六年時間,已經不再是新興事物。隻不過黃梁經濟開發區從成立之後,沒有引進什麽重大項目。這固然與黃梁作為內陸城市名氣不大、優勢不突出有關,也和黃梁市委市政府對經濟開發區的重視力度不大有關。

    到了蔣雪鬆和呼延傲博時期,在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方向上,二人意見不一致,從而導致了二人矛盾日益加深,再加上黃梁三大宗姓盤根錯節,形成了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呼延傲博先下手為強,聯合鄭姓,拉攏王姓,再充分利用崔姓中立的立場,成功地牽製了蔣雪鬆三年之久!

    但蔣雪鬆畢竟是市委書記,充分利用一把手的權威和呼延傲博周旋,始終在努力爭取崔姓的支持和王姓的靠攏,並且成功地擱置了經濟開發區發展方向的爭議。他足足和呼延傲博周旋了三年之久,數次將呼延傲博想借二人對經濟開發區發展方向的爭議來決一勝負的想法壓下,保持了黃梁市委一團和氣的局麵。盡管是麵和心不和,至少矛盾沒有公開化。

    但矛盾畢竟是矛盾,不因壓製而消失,反而有逐漸擴大化的趨勢。到今天,因為夏萊的意外事件提前引爆了進取學院這顆*,而進取學院是鄭姓的基地,又事關黃梁許多中層的切身利益。由此,讓蔣雪鬆敏銳地抓住了機會,終於大刀闊斧地要向呼延傲博主動出擊,不再和以前一樣總是被動應戰。

    而關允一入黃梁,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官場才能和不可替代的支點作用,攪動得黃梁風雲激蕩。在經過一係列事件的推動,在進取學院最後的大火即將衝天而起之時,蔣雪鬆終於要痛下殺手了。不但主動以人事調整為引子來加劇黃梁局勢的動蕩,還將擱置三年之久的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思路問題,正式擺到了台麵上,等於是向呼延傲博全麵宣戰。

    柳星雅文章的觀點,代表的是崔姓的立場,更準確地講,是崔同在經濟開發區發展思路上的明確表態。關允在從頭到尾通讀了文章之後,心中既佩服柳星雅的文字功底,又為崔同的遠見卓識而暗暗叫好。和蔣雪鬆“生態型、文化型、科技型”的文化發展觀大同小異的是,柳星雅文章中對黃梁經濟開區的發展思路是以文化為路徑,以生態為路線,以科技為導向,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經濟開發區的發展道路。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關允斷定,得到了崔同力挺的蔣雪鬆,在經濟開發區發展方向一戰上,必勝。

    關允剛剛看完文章,突然之間,從裏間傳來蔣雪鬆一聲沉悶的怒吼:“葉林同誌,請你出去!”

    時至今日

    在關允的印象中,從未見過蔣雪鬆對人大發雷霆,即使他在盛怒之下,也是極其克製,輕易不會怒吼。哪怕隻是一個副局長,蔣雪鬆也會客氣地請對方離開。

    如今天一般怒不可遏,而且在對方還是一名女同誌的情況之下,關允還是第一次耳聞,他一時驚呆了。

    柳星雅也震驚了。

    片刻之後,柳星雅從震驚中清醒過來,急忙起身告辭。聰明人不會選擇這個時候向蔣雪鬆匯報工作,最好的辦法就是溜之大吉,以免撞到槍口上。

    “關秘書,我的文章就拜托你先保留一下,等蔣書記心情好的時候,再遞上去。”柳星雅點頭笑了笑,還衝關允拱了拱手,就轉身走了。

    秘書的最大優勢就在於此,能隨時了解領導的喜怒哀樂。領導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他高興的時候,匯報工作或許事半功倍;他生氣的時候,或許事情就不可為,而且還有可能留下壞印象。

    柳星雅前腳剛走,後腳葉林就從書記辦公室出來,眼圈微紅,低頭匆匆離去,也不理會關允。她的背影依然苗條而美妙,微厚的冬衣掩蓋不了她精心保持的身材,隻是微微聳動的雙肩可以看出她的傷心和落寞。

    怎麽了這是?關允心中閃過一絲無奈,官場中人,最怕的就是流言飛語,蔣雪鬆和葉林之間哪怕再有微妙的情感,也不應該在辦公室流露出來。如果傳了出去,引發了市委上下的議論,豈非正中了呼延傲博的下懷?

    蔣書記平常是很克製的一個人,怎麽就一時失控了?

    “關允,你來一下。”正當關允疑惑不解時,蔣雪鬆的聲音從裏麵傳了出來,淡漠而從容,仿佛剛才什麽都沒有發生一樣。

    關允忙推門進去:“蔣書記。”

    “交給你一個任務。”蔣雪鬆臉色平靜,“整理一些全國各地經濟開發區的成功先例,匯總一份資料給我。”

    蔣雪鬆臉色看似沉靜如水,但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出他的眼神中微有慍怒。也就是關允和他關係過近才看得出來,換了別人,根本察覺不到蔣雪鬆神情中微小的變化。

    關允想了想,明白了蔣雪鬆的意思,若是別人,或許會將柳星雅的文章改頭換麵之後據為己有。關允不會,他有自己的原則,也有自己的觀點,就實話實說:“剛才柳副秘書長來過,送來一篇文章,是關於全國各地經濟開發區發展思路的匯總……”

    之前,柳星雅早就有向蔣雪鬆獻計獻策的舉動,也是經濟開發區發展觀的一篇文章,蔣雪鬆的批示關允還曆曆在目——文章觀點很新穎,視角很獨特,經濟發展觀有可取之處,建議深入研究市委、市政府關於經濟開發區的整體規劃,再重新行文。可見蔣雪鬆對柳星雅的為人和文采也是頗為賞識。

    “拿來我看看。”蔣雪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壓下了慍怒。

    按理說,書記的發言稿或是講話,原則上是秘書或秘書長代筆,而書記每做出一項決策的背後,或是上升到理論高度的重要講話,就都出於政研室了。政研室的理論水平和研究的方針政策的專業知識,其高度是秘書和秘書長無法企及的。實事求是地講,政研室才是書記的幕僚和高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