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零四回:連捷(2/2)

作者:懿兒字數:4612更新時間:2020-05-05 12:00:42

    那學生點零頭,領著募集來的義勇四散開來了。

    銃刀沒有刀鞘,連捷又不會武,頂多能算個體魄強健,抱著這東西也不會用,生怕傷著人。

    於是他在人群中找了半,終於找到簾初把銃刀拔下來送給他的兵士。

    夥子才十六七歲大,個子不高,滿臉黝黑的,正吭哧吭哧幫著抬傷員。忙完了一趟,聽見連捷叫他,趕緊跑過來,往身上擦了擦手,對著連捷嘿嘿笑。

    連捷跟他道謝,他倒是怪不好意思的,最後弄得搞不清楚究竟是誰在謝誰了。連捷害怕這兄弟害臊,於是沒敢和他多,就讓他忙自己的去了。

    這銃刀是當時炮彈落進城裏的時候那兄弟拔下來遞給他的——等城破了,要大人拿著防身。

    而後就自己一頭撲上城牆去了。

    連捷想到這兒就心酸,一心酸就想痛罵亂軍。可是又想想叛軍是因著甚麽反的,他卻又罵不出來了。不僅僅是貪腐和軍糧供給不上的原因,大衡重文輕武慣了,連南京指揮使都習慣性的自輕自賤,沒人把這群給大衡賣命打仗的缺回事兒。

    再者,這倭患又是怎麽鬧起來的,剛開始還都是東瀛倭寇呢。到後來,這沿海的倭寇就全都成了自己家的老百姓!今還是鄰裏鄰居笑臉相迎的,明就不知道誰臉一抹當倭寇去了。日子難過啊。

    大衡關了海禁,是為了“穩固邊防,抗擊倭寇”可自從十三港挨個關閉以來,這倭寇越抗越多,究竟是為甚麽?

    誰都知道“宜疏不宜堵”這個道理,這還是當初大禹治水留下的,但明白道理不代表放在實處就真能實踐下去。開海港之後賈人越來越多,當初的地主老爺們活的越來越不舒坦,開海禁究竟是動了誰碗裏的飯,這哪裏是一句兩句就能清楚的。

    大衡究竟是誰給撐著脊梁骨才不至於大廈傾頹的?他忽然有些不清楚,隻想著如今的亂局趕緊結束為妙。

    所以,川軍到底甚麽時候才能到!

    這才是連捷最氣憤的地方。川軍若是急行軍,別十,八九也該跑到了,這都十八九了,藺和這是領著川軍在路上遛彎兒呢嗎?!

    連捷年逾不惑,下放到浙江來才做了四五年的封疆大吏,從前是京官兒。他是都察院出身,當禦史習慣了,見了誰都想參,如今更是對這個藺和沒有一點好印象。

    這群勳爵子弟!

    連捷氣得頭發都快炸起來了,還不如人家一個守城門的卒子。

    他抄起袖子就想去找筆,打算寫一篇長達萬字的奏折報上去,全都要這藺和的壞話,等到驛站通了就立即送到京師去。

    連捷想到這兒,又不禁氣結,本來這信件從應港出長江淞滬入海,從東海直接送到北海灣,津港登陸就完事兒了。可如今就算沒關海禁,這航線也被倭寇占著,徹底走不通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