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卷 銼骨揚灰 第一百零九節 昆侖求寶(1/4)

作者:石三字數:11276更新時間:2023-10-21 22:03:14

    “隻要有昆侖萬年蒼鬆的鬆實,再加上我們手中的這枚七曜丹,我估計,他的功力有七成的可能性可以恢複。”凡聖道人說出了辦法,汪大林點點頭:“師傅,萬年鬆實是不是昆侖派的東西?”凡聖道人苦笑:“晚年蒼鬆本來不是昆侖派的,可是它既然生在昆侖山,自然就被昆侖派占了去。你要想拿到萬年鬆實,首先要過了昆侖派這一關哪。”

    汪大林想了想,說道:“師傅你放心,我好言相求,他們總不至於把我怎麽樣吧?”凡聖道人不知道玄性道人是死在他手裏的,因此點頭說道:“說得不錯,你這次去了,萬萬不可惹是生非。昆侖派乃是修真界第一大派,這第一大派偌大的名頭抗在身上多年了,難免會有些倨傲,你可要忍著,這次去了,乃是有求於人,切記一切小心行事!”

    凡聖道人歎了一口氣:“還好著萬年鬆實雖然珍貴,卻也不是什麽十分緊俏的東西,昆侖派自己留著,也就是煉丹之用,隻要你答應他們的要求,應該會給你的。快去快回,我和你寧師叔在家裏等你。”

    汪大林點點頭,告別了羅驚雷和左涯他們,跟薩琳娜說了一聲,打上飛機趕往昆侖山。昆侖山全長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總麵積50多萬平方公裏,最高峰新青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點。

    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裏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靈獸出沒,氣象萬千。

    昆侖山峰巒起伏,林深穀幽,景色秀麗。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中,稱之為“海上之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占多”

    昆侖上院位於昆侖山內,卻不是一般人意識中的“昆侖山”。昆侖派山門外三十三道奇門大陣,將整個昆侖派和世間完全隔絕開來。昆侖派一直以來執天下正道牛耳,自視甚高,這三十三道奇門大陣,正是映射三十三天之上的仙界,昆侖派就是人間仙界。

    汪大林離家之前,凡聖道人已經為他準備好了拜山用的玉牒,上麵的署名,首先是凡聖道人和寧宗臣,後麵才是汪大林。這也是為了讓他行事方便,有凡聖道人和神絕派當代掌門的名頭在前麵,昆侖派怎麽也要買些麵子。若隻是汪大林,隻怕人家還不肯讓他這個殘次品天珠繼承人進門呢。

    按照師傅給的地圖,汪大林找到了一處山口,山穀內趟出一股不凍泉水,叮叮咚咚,潺潺涓涓。山穀內野花碧草,鹿麂蹦跳,和外麵的環境截然不同。汪大林知道,這完全是因為昆侖派仙陣的作用,不論是誰,也不喜歡自己門前麵一片狼藉吧?俗話說得好,各人自掃門前雪,昆侖派門前雪掃的倒是很幹淨。

    汪大林取出拜山玉牒,一道紫氣打進玉牒中,玉牒淩空飛起,鑽進山穀中,一閃之後就消失了。汪大林投了玉牒,規規矩矩的站在山門外等著。他知道昆侖派勢大,這一次又是自己有求於人,事關羅驚雷一身修為,他可不敢大意。一直等了半個小時,還是不見裏麵有什麽動靜。汪大林不禁心中有些焦急,暗道難道寧師叔的麵子也不給?

    其實凡聖道人用心是好的,卻辦了一件壞事情。神絕派一直超然物外,儼然扮演著正道“拯救者”的角色,每當危難關頭,他們總會出現,天下各大門派對他們都很敬仰,唯獨天下第一大派昆侖派心中頗不服氣。畢竟他們可是第一大派,風頭都被神絕派搶了去,他們心中怎麽會舒服?

    再加上這一次,各大門派的人都安然返回,大讚寧宗臣又一次救了大家,唯獨他們昆侖派的玄性道人下落不明。昆侖人對寧宗臣,可是十分不滿了。如果汪大林的拜山玉牒上,隻寫著自己的名字,或者寫著他和凡聖道人的名字,昆侖派衝著汪大林擊敗薑行的“戰績”,隻怕早就出來迎接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