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2章 說話到位,事半功倍(2)(1/4)

作者:劉斌字數:12000更新時間:2023-10-22 00:29:29

    然而,現實中仍有許多不善言辭的人,他們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圖,傳遞給對方的信息是模糊不清的,這樣就很難順暢溝通,有時甚至會造成誤解,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種交際上的障礙會影響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麵麵。

    能言善辯的人說出來的話大都能撥動人的心弦,就好像具有一種魔力,操縱著人們的情緒。他舉手投足間、隻言片語裏似乎都可以令周圍的空氣隨之鬆弛或緊張。

    具備好口才的人會給人帶來一種愉悅感,從而受到他人的尊敬;好口才會讓原本就熟識彼此的人情意更濃,愛意更深;好口才會使陌生的人相互產生好感,產生深厚的友情;好口才可以使意見有分歧的雙方相互理解,消除矛盾;好口才可以令彼此怨恨的人化解敵意,友好相處。好口才會讓你的家庭更加美滿幸福,會讓你的工作更加出色順利,會讓你的社交更加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難題,但隻要你會說話,會把話說得恰到好處,你就擁有了魔力無邊的魔法棒,所有的難題都會在你雄辯的口才麵前迎刃而解。

    有沒有魅力跟會不會說話密切相關

    當今社會,“說”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一個人的魅力不再僅僅通過其完美的外表和優雅的儀態來表現,好口才也成為一個人展示自我魅力的重要途徑。無論你是競爭職位,還是應聘麵試;無論是推銷產品,還是洽談業務;無論是外交談判,還是最平常的親人朋友之間的交流,敢於開口說話,並且能把話說得恰到好處,就會令自己魅力四射,得到別人的推崇、信任、認可和賞識。

    周恩來總理是舉世公認的偉人,他具有超凡的氣度、才華和人格魅力,而他這種懾服人心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他的堂堂儀表和內在修養上,還體現在他精湛嫻熟的說話技巧上。

    周恩來總理的口才蜚聲海內外,他應變機敏、言辭犀利、柔中帶剛,就連他的談判對手在震懾畏葸之後,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讚歎之色。

    建國初期,中國因受帝國主義的封鎖,而靠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裏。赫魯曉夫上台後,大搞修正主義,向我國提出了一些不切實際、有損主權的無理要求,被我國嚴詞拒絕。然而,赫魯曉夫仍不肯作罷,1959年的國慶,他親自來我國進行談判。會談休息的時候,赫魯曉夫自作聰明地對周總理說:“我們兩個人有共同之處,那就是我倆都是國家總理。不過我們兩個也有不同之處,那就是我出身於工人家庭,而你卻出身於剝削階級家庭。這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周恩來笑笑,不假思索地說道:“還有一個共同點你沒有說,那就是我們兩人都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作為一個外交家,周恩來成功地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同時也維護了自身的尊嚴。他的機智、幽默、不卑不亢、應對有方,不僅贏得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同時也贏得了對手的敬佩和尊重。

    關於好口才,政壇上向來不乏這樣的領袖。這些偉大的人物之所以能夠得到萬眾矚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出色才幹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著眾人,而他們的才幹和人格魅力並非單從他們的地位和外貌來體現,很多時候,這些優勢是通過他們優雅幽默、機智巧妙的談吐體現出來的。周恩來總理被認為是那個時期最具魅力的男人之一,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個美男子,還跟他的健談分不開。各國政壇都有很多有魅力的領袖,他們並不一定都貌比潘安,但是他們一樣能夠在政壇叱吒風雲,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便是他們能在任何場合、任何狀況下說出一些讓人佩服的話。

    所以說,一個人是否有魅力,並不隻是表現在其外貌和內涵上,相貌再端莊、內涵再豐富,如果無法通過恰當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其魅力值就必定會受到影響。而動人的談吐不僅僅體現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道德修養,還體現了這個人機智靈活的頭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