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4章 說話到位,事半功倍(4)(1/4)

作者:劉斌字數:11552更新時間:2023-10-22 00:29:29

    6要善於給部下積極的暗示表達對談話的情趣和熱情

    正因為談話是雙邊活動,一方對另一方的講述予以積極、適當的反饋,能使談話者更津津樂道,從而使談話愈加融洽、深入。因此,領導者在聽取部下講述時,應注意自己的態度,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表情、姿態、插話和感歎詞等——來表達出自己對部下講的內容的興趣和對這次談話的熱情。這種情況下,領導若微微一笑,或表示讚同,或充滿熱情地予以鼓勵,都是對部下的鼓舞,讓部下信心倍增,對你平添一份親近之感。

    7注意談話中短暫的間歇,要善於利用談話中的停頓

    部下在講述中出現停頓,有兩種情況,須分別對待。第一種停頓是故意的,它是部下為檢查一下領導對他講話的反應、印象,引起領導做出評論而做的。這時,領導有必要給予一般性的插話,以鼓勵他進一步講述。第二種停頓是思維突然中斷引起的,這時,領導最好采用“反響提問法”來接通原來的思路。其方法就是用提問的形式重複部下剛才講的話。例如,部下剛講到:“新機器停止運行了……”,出現突然停頓,領導就應問:“那麽,這意味著新的機器停止運行!”在這種情況下,說任何其他問題都會改變說話者原來的思路。而這樣的引導,不會使部下順暢地按原來思路講下去。

    8有敏銳的直覺,要善於克服社會知覺中的最初效應

    所謂最初效應就是日常所說的“先入為主”。有的人很會利用效應,初次見麵給人的印象就頗佳。因此,領導在談話中要持客觀的、批判性的態度,時刻警覺,善於把做給人看的東西,從真實情形中區分出來,也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9不拘泥於形式,要善於利用一切談話機會

    談話分正式和非正式兩種形式,前者在工作時間內進行,後者在業餘時間內進行。作為領導,也不應放棄正式談話機會。在無戒備的心理狀態下,哪怕是片言隻語,有時也會有意外的信息,因為這對人的心理是完全開放的,往往會吐露真情。

    會說話,天下沒有難辦的事

    我國古代有個善於開圍解難的父母官,名叫海瑞,他一生中為別人解開了無數的難題,了結了無數的無頭官司。智慧通常是由口才伴隨的,替人解圍說穿了還是要看嘴上功夫。

    明朝嘉靖年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某地一位農民上街,在一家米店門前不小心踩死了店主的一隻雛雞。

    這米店老板平日就蠻橫不講理,見雛雞被踩死,暴跳如雷,揪住農民不放。雖然農民連連道歉,一再說明不是故意的,但店主卻不依不饒。他大聲地嗬斥著老實的農民,責令他賠償900文錢。

    一隻雛雞哪值得了900文錢呢?這店主明明是敲詐。那農民自然不服,兩人就爭吵起來。店主理直氣壯地嚷道:“你別看這是一隻雛雞,喂幾個月就能長到9斤呀!怎麽不值900文呢?”兩人吵來吵去,一直吵到了縣衙裏。

    海瑞聽完雙方陳述以後,心裏如明鏡一般。他心想,一隻雛雞竟讓人家賠900文,也太黑心了。這是明目張膽地欺負鄉下人呀!他決定打抱不平,懲罰一下這惡店主。

    海瑞想了一會兒,便開口了:“踩死人家的雞自然應當賠償,這理所當然,有什麽可爭吵的呢!”

    店主一聽,縣官向著自己,於是連連點頭說:“老爺說得極是!”

    海瑞接著說:“究竟賠償多少呢?這倒要好好考慮。”

    他停了一會兒,望了一眼店主,說:“你說得也有道理。雛雞自然是要長大的,長大到9斤,值的錢肯定也會多些。所以你要900文賠償,也還是合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