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20章 說話要把握好分寸(10)(2/4)

作者:劉斌字數:11698更新時間:2023-10-22 00:29:30

    幽默的語言是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的,它必須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幽默語言的運用要服從於思想、情感的表達,它絕不是一般的俏皮話和耍貧嘴。在對話時,不要傷害別人;在說笑話時,不要把它變作惡作劇;在嘻嘻哈哈時,不要流於無聊。如果用笑料來填充幽默的不足,換取廉價的笑,那隻能證明他的淺薄。這樣做,對突出講話的主旨毫無益處,再好的形象也會黯然失色。

    幽默既然是人的聰明才智的表現,必然是以深入淺出見功力的。幽默切忌佶屈聱牙、咬文嚼字。幽默是日常語言的巧妙組合,正如清人李渙所說:“妙在水到渠成,天機自露,我本無心說話,誰知笑話——逼人來。”

    通常朋友間的談話不必拘小節,即使夾雜些諷刺性的話或略帶調侃時,彼此也會不以為意。當然,想借此機會引人注目或出風頭就另當別論了。不過,不論本意如何,適度地收斂這種行為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工作場所更應該多加注意。因為在工作場合自我意識較強,彼此間也難免有利害關係,哪怕隻是一句無意的調侃之詞,有時也會造成不愉快的芥蒂。

    因此,身為一個公司的職員,在人際關係的運用方麵,至少要懂得言詞分寸,盡可能避免說出令人厭惡的不當言詞,倘若隻是為了營造歡愉、熱鬧的氣氛而刻意製造幽默,卻弄巧成拙地讓人生氣,也是相當得不償失的。

    某位有心人士曾對“幽默”下過這樣的定義:“幽默是麵對人生的無聊。它會讓人覺得好笑,且不會對之憤怒加憎惡。然而,幽默並不是把無聊的事情當作無聊,或令人覺得乏味。幽默是不妄下責備,有時甚至心態上對人生百態,即使是無聊可笑的事,也以從容、寬厚的態度來看待,便是幽默精神。”

    至於“黑色幽默”便與幽默迥然不同了。它往往會使人有憎惡、反感、憤怒等負麵的情感反應,而且經常給人一種敵意感。倘若,對於這樣的不良後果尚且引以為樂的話,極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處處不受歡迎、甚且不被理解的下場。事實上,這種以嘲弄他人為樂的人自己也會遭人嘲弄的。

    (六)區分偽幽默與真幽默

    何為幽默?

    對於幽默的含義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當年魯迅、蔡元培、林語堂等大家為譯成“幽默”還是“詼摹”有過一番爭論。“幽默”一詞在中國得以廣泛流傳,林語堂先生功不可沒。

    林語堂說,humor既不能譯為“笑話”,又不盡同“滑稽”;若必譯其意,或可用“風趣”“諧趣”“詼諧”,無論如何,總是不如音譯的直截了當,也省得引起別人的誤會。凡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鑒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之滋味。

    幽默,生動有趣而意味深長。中國古代稱笑話為雅謔或雅浪,而幽默從字義看,幽者雅也,默則可理解為機智冷靜,林語堂的譯法可謂獨到。

    列寧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

    幽默應是對噱頭、調侃、貧嘴、說教、賣弄、裝傻賣乖或尖酸刻薄的超越。在我們當下流行的文化裏,在我們的電視裏,在我們廣播的電波裏,讓人感到非常遺憾,實在是因為噱頭、調侃、貧嘴、說教、賣弄、尖酸刻薄和裝傻賣乖等偽幽默已經泛濫成災。相聲、小品、文娛節目,演員們、主持人們、追逐時髦的少男少女們,幾乎都在“幽默”著,而現場的觀眾居然也被逗笑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