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20章 說話要把握好分寸(10)(4/4)

作者:劉斌字數:11698更新時間:2023-10-22 00:29:30

    正因為這樣,譏諷他人受到許多幽默理論家的一致反對。林語堂認為幽默與諷刺極近,卻不能以諷刺為目的。諷刺每趨於酸腐,去其酸辣,而達到平淡心境,便成幽默。瑪科斯?雅克博似乎更率直:“不要諷刺!諷刺會使你和受害者都變得冷酷無情。”

    如果總是在與你地位、處境相差很遠,確切地說是比你背景差的人身上打主意,對那些不如你的人拚命調侃,這可算是幽默的一大偽造。

    客觀而論,站在你的角度上,比你混得差的人可笑之處肯定不少;但如果總是津津樂道地笑話不如你的人,你就會被別人笑話,笑你不厚道、笑你沒出息,專撿軟的吃。高明的幽默一般是避開、淡化了題材中人物的麵目,或者將聚光燈對準“大人物”找樂子。

    有的農民由於長期的貧困而缺乏知識,我們整個社會都負有改變這種狀況的責任。如果我們缺乏同情,去嘲笑他們,那就不是幽默,而是殘忍。先看以下幾則笑話:

    有一個農民進城賣瓜,走近路口,紅燈亮了,仍挑擔向前走。交警走到他麵前,行了一個禮說:“阿伯,請留步,紅燈亮了。”

    農民抬頭看看紅燈,說:“燈在上邊亮,我在下邊走,不礙事。”

    一個賣完柴的農民扛著扁擔進了一家商店,剛推開門,恰巧店裏敲打10點半的鍾聲,“當”的一聲響,把農民嚇得直打哆嗦,他趕緊向店員解釋說:“不是我打的,這不是我打的。”

    一般來說,無知是可笑的,無知還偏要裝得有學問、精明就更可笑了。將無知作為幽默“原料”,雖然有些道理;若問題牽涉農民的無知時,如果忘記當時的背景,隻是嘲笑他們,那是不公平的,也是不近人情的。

    幽默之所以成為幽默,其必要條件就是使人快樂,而一切痛苦或不愉快的因素都不能因它而生,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幽默。

    另外,千萬別輕視別人的職業或種族。

    職業歧視很致命。你嘲笑對方本來就不滿意的職業無異於嘲笑對方的才幹、信仰、人品甚至人格,因而隨意玩笑的結果隻能是造成彼此很深的隔閡。一位向來內向、靦腆的女大學生在自謀職業時,被迫改變初衷做了一家賓館的公關小姐,她討厭終日在客人麵前說笑周旋,而渴望當一名文靜的女教師。一日,當她出席同學聚會時,她最親密的女友迎過來:“哇,好漂亮!全體起立,向我們的賣笑女郎致敬!”歡快的笑聲中,本來春風滿麵的她頓時目瞪口呆,隨即傷心地衝出了聚會廳。

    人的職業選擇有自願和不自願兩種,因而心理上也會產生驕傲或自卑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揚揚得意者固然從你的風趣中感受到了羨慕,而更多的失意者則隻能從你的調侃裏嗅出輕蔑的氣味,由此產生無法消除的誤解。

    同樣,種族蔑視也是施展幽默的一大障礙。人,特別是東方人最講宗族,民族的一切都被披上神聖的色彩,輕慢抑或戲謔對於民族感情來說是十分危險的。不但費力不討好,還可能招致災禍,引起強烈的不滿。

    幽默大師赫伯?特魯有一次去看一個朋友,他以這樣一句話來開始彼此的談話:“我來講個波蘭人的笑話。”

    “算了,赫伯,”他的朋友說,“我不願聽。”

    “我真不明白,”他抗議道,“你是波蘭裔的美國人,而我也算半個波蘭裔的美國人。為什麽我們不能說個波蘭人的笑話來聽聽呢?”

    “算了吧,”朋友堅持,“不要告訴我任何波蘭人的笑話。”

    這個例子中所蘊藏的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微妙情緒,如果冒犯它無疑會引發衝突,從而帶來關係與感情的破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