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十三章 華東地區2(1/5)

作者:肖飛字數:22226更新時間:2023-10-27 05:36:18

    [聯接]分4個校區,麵積逾千畝。藏書90萬冊。

    設動力工程、光學與電子信息工程、管理、機械工程、商學、外語、計算機工程、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電氣工程、藝術設計、理學、高等職業技術、繼續教育、基礎、醫療器械工程、出版印刷16個學院;中國機械工業上海-斯隆商學、上海-紐約雪城國際商學、上海-紐約國際聯合語言學、上海-漢堡國際工程技術、國際聯合管理5個國際合作學院;社會科學部和體育教學部2個部,以及26個研究院(所)。有40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後流動站;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下設6個二級學科)、光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5個碩士點;動力工程、機械工程、儀器儀表工程和工業工程4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有上海市重點學科1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3個,原機械工業部重點學科7個。主要優勢學科有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工程熱物理、係統工程、光學工程、係統分析與集成等。

    有教職工2204人,在1146名教學、科研人員中有教授99人,副教授289人;含博士生導師42人,碩士生導師28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0人。各類學曆教育在校學生19000餘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1466人,本科生12684人。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其前稱是上海第二醫學院,1952年全國高校院係調整時由聖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合並而成,曆史悠久,基礎雄厚。重點院校、“211工程”院校。其醫學實力列全國同類高校前5甲,綜合排名列所有大學前30名,是一個名氣不算很大、卻真的很了不起的學校,從其“數據庫”中可以說明(醫學、綜合排名,國家與省部重點學科數,博士、碩士點數,博士、碩士生導師數,正、副教授數等在國內都非常靠前)。特別是兒科、臨床等在同類高校中數一數二。

    [聯接]占地麵積77萬餘平方米。藏書48萬冊。

    設14個學院,1個直屬係部。校本部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和人文社會科學部等。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2個七年製專業(含七年製臨床醫學專業法文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及公共事業管理6個本科專業。有一級學科10個,二級學科47個,內、外科三級學科15個。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藥理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學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博士後流動站3個。

    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6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0個,上海市重點學科7個(其中“重中之重”學科2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23個,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重點學科9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8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3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8個,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中心2個,上海市級研究所15個。有5所綜合性附屬醫院,1所專科性附屬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13所教學醫院。

    有教職醫護員工12437名,其中校本部教職工1443名,高級職稱人員1339名,其中校本部170名;博士生導師206名,碩士生導師571名;5位兩院院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1人,國家“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者10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劃”3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293人。另有254名外國專家為名譽、顧問或客座教授。在校全日製本科及以上學生4835名,其中本科生2197名,七年製學生1475名(其中法文班176名),碩士生638名,博士生459名,外國留學生66名。

    東華大學:創建於1951年,當時由華東、中南、西南13所紡織院校和科係合並建成,校名華東紡織工學院;1960年被確立為全國重點大學;1972年更名上海紡織工學院;1980年恢複華東紡織工學院校名;1985年9月更名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定名東華大學,並合並上海紡織高等專科學校。教育部直屬、“211工程”重點大學。自然,紡織類專業的教學與科研都是該校當仁不讓的“老大”,在全國也都是數一數二。紡織類專業學士學位畢業生還享有在英聯邦免試開業的資格(LTI)。2002年該校本科生就業率97.1%,研究生則連續4年達100%。

    原中國紡織大學,多氣派、明確的名字!以冠名“中國”而氣派,以冠名“紡織”而明確;而且全國隻此一家,優勢與特色鮮明得很。改成現在的名字後,不知道它是什麽性質的學校,也不知道它是哪裏的學校了。這是近些年來把校名改得最糟糕的一個。

    [聯接]由4個校區組成,占地麵積約2200畝。藏書110餘萬冊。

    設紡織、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與化工、服裝、藝術設計、信息科學與技術、旭日工商管理、機械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理學、外語、人文12個專業學院,另有高等職業技術、成人教育、網絡教育、國際文化交流4個二級學院,及國際合作辦學的“東華大學-拉薩爾國際設計”學院。有15個博士點、40個碩士點、37個本科專業。另有3個博士後流動站,及工商管理碩士(MBA、EMBA)和工程碩士學位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