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十七章 華東地區6(1/5)

作者:肖飛字數:21788更新時間:2023-10-27 05:36:18

    [聯接]占地麵積1650畝。藏書94萬冊。

    設材料與紡織、服裝與藝術設計、經貿與管理、機械與自動控製、信息電子、建築工程、理學、外國語、法政、文化傳播、科技與藝術(國有民辦)、國際時裝技術(中外合作辦學)、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技術14個二級學院,及公共計算機教學部、體育軍訓部。有33個本科專業,8個碩士點(紡織工程、紡織品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紡織化學和染整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區域經濟學、設計藝術學、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學)。

    有省部級重點學科、重點扶持學科9個,省級重點、示範實驗室各2個;還有紡織工程中心、材料工程中心、集成技術中心等40餘個研究中心和研究所。

    有教職工1400餘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814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406人,包括教授129人;有博士學位的84人,碩士學位的28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5人,兼職博士生導師13人。有全日製在校生11000餘人。

    溫州大學:原溫州師範學院,剛改名溫州大學。該校位於經濟發達、山水秀麗、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的浙南溫州市。溫州人被稱為“中國的猶太人”,頭腦精明,商業意識強,腰纏巨資,堪稱當代“弄潮兒”。溫州師院內文化、體育、生活設施完備,文科與理科共同發展,非師範專業與師範專業大致持平。校風優良,環境優美。它還是國務院僑辦首批華文教育基地。

    其前身是樸學大師孫詒讓於1933年創建的溫州師範學校;1951年改名浙江省溫州師範學院;1956年改名溫州市師範專科學校;1958年升格為溫州師範學院;1959年台州師專、瑞安師專、麗水師專全部並入,年底撤消溫州師範學院而建立溫州地區教學函授站;1971年成立溫州地區師範專科學校;1974年改名溫州地區師範學校;1978年溫州師範專科學校重新成立;1984年恢複溫州師範學院並易地新建校舍,成為浙江南部地區第一學府。

    [聯接]占地麵積1300多畝。館藏圖書80萬冊。

    設人文、法政、經濟與管理、外國語、數學與信息科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化學與材料科學、生命與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美術、音樂、體育、教育科學、學前教育、初等教育、甌江、成人教育、繼續教育18個二級學院,50多個本專科專業。2003年已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有溫州人像繡研究所、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係統科學研究所等30個研究機構。有機化學、文藝學、民俗學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和省級重點扶植學科。

    有教職工1000餘人,其中正副教授260餘人,博士和在讀博士60餘人,並有4位院士加盟建設重點學科。全日製在校生10000人,非師範專業與師範專業學生大致持平。

    安徽省[9]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創建於北京,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被稱為最年輕的全國重點大學,首任校長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兼任;又因各種可比性,它被視為“中國的加州理工”。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1970年,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但同時在北京保留了其研究生院。中科大在創建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勤奮學習,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優良校風。鄧小平曾對該校大加稱讚:“科技大學辦得較好,年輕人才較多。”該校中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80%以上,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充滿朝氣與活力,許多人已是國內外知名學術帶頭人和教學科研骨幹。此校現任名譽校長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教授,黨委書記是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物理學家湯洪高教授,校長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家朱清時教授。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丘成桐、朱經武等一批世界著名科學家被聘為名譽或客座教授。

    中科大是中國科學院麾下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以科技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它又是教育部直屬、“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該校各方麵的指標均列國內高校前茅(綜合排名前10強、研究生院排名前15強,理學為前3甲、管理學為前10強、工學為前20強左右)。它的國家級重點學科數(19個)居全國高校前幾名。其中,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空間物理學、固體地球物理學等專業在全國數一數二。其同步輻射實驗室是國家在普通高校中建設的唯一大型科學工程實驗室,另有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該校學生近幾年參加全國英語統考,多次獲第一名。中國第一位登上南極的本科學生也是在中科大。其“大師講席”製度、“大學生研究計劃”等也頗有反響。

    由中科大首創的“少年科技班”曾多年造成全國性影響,發現英才,大力扶持,培養了許多非常年輕的博士、教授,但因為種種原因,真正的科學家並未在他們當中產生。我也早在7年前就在《中國大學生》雜誌發表頭條文章對其利弊作了評述。

    [聯接]占地麵積2000畝。藏書155萬冊。

    設研究生院(北京、合肥、蘇州)、管理(北京、合肥)、理學、生命科學、化學與材料、信息科學技術、工程科學技術、商學、地球與空間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聯想計算機等二級學院;有同步輻射、火災科學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1個,選鍵化學、結構分析、結構生物學、內耗與固體缺陷、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量子信息6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數學、物理學、力學3個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基礎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天體物理、空間物理學、地球化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科學技術史、固體力學、流體力學、通信與信息係統、核技術及應用19個國家重點學科,19個省部重點學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