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三十三章 西北地區4(1/5)

作者:肖飛字數:18450更新時間:2023-10-27 05:36:19

    附錄告訴你,吃哪道“大學菜”最合適

    上大學,上大學嘍!

    大學如今不再難考,隨著各地各所大學的急劇擴招,昔日“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早已一去不複返,“精英教育”逐漸回歸為“高等教育”的本色。所以,如何選擇一個位置、實力、特色、專業、地域、環境等綜合因素最合適自己的大學,在當今時代顯得更為重要。可是,麵對數百所大學,它們的招牌菜各顯精彩,風味各異,鮮辣的、甜膩的、清淡的、醇香的……選擇哪一種,你做好準備了嗎?

    選菜有學問,一是你要能吃得起——也就是它的價位你要有能力承受,像北大清華這等滿漢全席,人人心儀無比,但對於絕大部分學子,也就作為學習動力想想罷了,掂掂自己口袋裏的銀子(在我們這裏,各位銀子的多少就是高考分數的多少),點了也白點的;二是要吃得對得住自己——點菜固然不可不切實際地追求名菜,但它的價位也要配得上自己,本來自己有一道海鮮湯的銀子錢,卻點了個小白菜吃(我們的銀子在此隻能一次性使用,餘錢不找),既浪費了銀子,也委屈了自己;三是要對得上自己口味——除了菜價跟袋裏的銀子數相配外,菜色還要對得上自己的脾味才行,比如說愛清淡的卻點了個川菜,一準被辣得夠嗆,胃裏翻江倒海地難受,哪裏還嚐得出什麽美味?

    所以,我們有義務幫助大家選好適合自己的大學菜!

    弄清各道菜色的檔次

    一、大學排名榜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光是大學排名榜就有好幾個版本,比如說網大版、廣東管理科學院版,雖然都是專業人士們煞費苦心研究得來,卻廣受非議,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因為其中有些學校的位次與人們心目中的差得太遠,無法引起共鳴。

    這些榜上的大學排名一般都是綜合實力排名。何為綜合實力?即師資(博導、教授數量,博士點、碩士點數量,重點學科數量,等等)、規模(學生人數、專業數量、圖書館藏書、實習基地,等等)、硬件設備(校園麵積、教學樓麵積、實驗室儀器價值,等等)、科研成果(論文數,一般以國際SCI引用數據為主),除這些主要因素外,出色的校友也可以為他的母校增光添彩,加上幾分籌碼。

    爭議就由此而起。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謂不重,但由於校園狹小、科研成果少(在科研領域,出成果是理科容易文科難,而人大正是以文科為特色的高校),在某個知名榜上被排到了35位,令很多人大校友憤憤不平,其他人也感到難以接受。而吉林大學由於近年來大規模合並其他高校,各方麵的評估數值在絕對量上直線上升,號稱“高校航母”,排名較前幾年大為躍進,風頭正盛。雖然我們承認吉林大學的確是一所不錯的學校,但它仍然無法與人大抗衡。再如從專業數量看,許多專業性高校雖然是業內泰鬥,卻遠遠地排在後麵,因為專業少、規模小啊!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都是莘莘學子最為向往的專業性大學,在填報誌願時,他們絲毫不接受大學排名榜的引導。

    但是,一分為二看問題,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大學排名榜的參考價值。

    我們可以將它的排名和各個大學原有的聲望結合起來,在自己心目中形成一個中肯的排名。在民間名望很好的大學,一般來說都是好大學。如果它排位較後,可以登陸它的網站,從我們上麵提到的師資、規模、專業、硬件等方麵幫它找一下原因,看看是不是因為規模和有專業偏向性導致絕對值下降,而進一步確認它是好大學。

    而對於在民間沒有什麽名望和名氣的大學,排行榜確實也起到了一定的定位作用,如果規模相差不遠,排名在前的大學一般會比在後的大學實力雄厚些。但是,我們看排名不應單純看位置,不能認為第39位就一定強過第40位,而應該分出檔次和等級來。我們建議以20個院校為一檔,排名相差一檔以上的兩個高校才有可比性,才能初步判斷誰優誰劣。

    有些排行榜做得比較細,在綜合排名之外又按照學科進行了排名,這樣的排名科學性就大大提高了,且學科分得越細,排名就越科學。如果你已有專業意向,不妨參考一下各個大學在學科排名榜上的位次。不過話又說回來,學科實力最好要跟綜合實力結合起來看,因為一個大學的總體氛圍對一個學生的成長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二、四個錄取批次院校

    我國大多數省份都采用“分批錄取法”,將招生院校分為提前錄取、第一批錄取、第二批錄取、第三批錄取四個批次,依次進行錄取。這四個批次互不影響,互不交叉,是四個獨立的過程。招生辦嚴格按照批次和考生誌願拋檔,即先拋提前錄取批的檔,等其完全錄完後,才開始第一批錄取,提前批未錄取考生的檔案,在這時一視同仁地向第一批院校拋檔。依次類推,直到第三批錄取院校招生完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