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4章 張遷的感悟(2/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262更新時間:2020-09-04 05:13:56

    實際上當初與黃瓊正麵衝突之後,張遷已經做好了會引發一場風波的心裏準備。他知道,就算英王不告自己的黑狀,此事恐怕也瞞不過皇帝。天子腳下的京師所在,又涉及到兩個皇子,皇帝若是真的一無所知,那這個皇帝這個皇位,恐怕也是坐不穩的。

    而當今皇帝,卻恰恰不是那種糊塗天子。所以他知道那天的事情,自己很難瞞住皇帝。特別是在得知,皇帝去了當時的河間郡王府,現在的英王府之後,他的心更是一沉。皇帝破例去英王府,實則就已經在變相表明自己的態度,表明他是站在英王這一方的。

    尤其是皇帝從英王府回來的那天,當初被皇帝留在京中養老的父親,被皇帝連夜召集進宮。回來之後臉色極其難看,容貌一下子蒼老了許多。但無論自己怎麽問,卻是什麽都沒有說。除了告訴自己好自為之之外,便讓家人收拾物品,準備帶著一家人回鄉定居。

    在武昌候離京城之後,張遷雖說被搞的也知道事情有些不妙,可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會發展到如此地步。在他看來,自己有一個鞍前馬後為皇帝效力,堪稱當朝第一寵臣的爹。皇上又是念舊之人,自己也許會被降級或是罰俸,但要說奪官發配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讓他沒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皇帝居然會如此的處置自己。雖說沒有一棒子打死,可也沒有好太多。廣南西路,那是桂林郡王府的勢力範圍。而眼下在位的桂林郡王,聽說又是極難相與的主。

    廣南西路又向來是瘴氣叢生的蠻夷之地,自己這一去還能不能在回京師,自己都心裏沒有一個譜。去永州做一個同知,與罷官流放還有什麽區別?當年柳河東那篇《捕蛇者說》,說的不就是永州嗎?

    本就窮山惡水出刁民,又是時常造反的諸夷雜處之地。去那裏做同知別說撈錢了,能保住命做完一任就不錯了。而且從皇帝對自己處置的手段來看,估計在太子登基之前,自己基本上是沒有起複希望了。

    而沒有了自己財力上的支持,這位資質最多也就是中等之人的太子,在與端王與景王、宋王,乃至那位新出爐的英王之間爭鬥,恐怕會更落下風。如果太子真的儲君被廢,換了誰自己這個太子係的第一打手,恐怕想要一個善終都很難,更別說起複回京了。

    對於身家性命,已經與這位太子爺牢牢綁在一起的張遷來說,對太子能不能在儲君之位上坐穩,並最終登基為帝的關心,遠比對自己被發配到那個角落中去要重視的多。因為他知道,這位太子在自己就有東山再起那天。

    如果這位太子儲君之位真的被廢了,換任何其他任何一個皇子登基為帝。自己能繼續留在永州那個窮鄉僻壤,保住性命便已經是萬幸了。搞不好,人家上台之後,第一個殺的就是朝野皆知的太子第一幹將自己,立威以便震懾群臣。

    “無妨,你不在了,孤自會想其他的辦法。孤今兒下午,已經與中書省的幾位相爺,還有吏部打好了招呼。準備調山東路濟南府岑文亮進京,接任京兆尹。這個人雖說平日與孤聯係的不多,但他是孤安插在山東路的一步暗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