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77章 錢的問題(3/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272更新時間:2022-09-29 21:01:34

    而且一直都傳聞,桂林郡王府不僅從市麵上收集大量的銅錢,還私下裏麵私自開爐鑄造製錢。他們用從海外和大理國購進的銅,秘密鑄造了大批製錢之後。相對於戶部鑄造的錢來說,桂林郡王府鑄造的銅錢裏麵,降低了銅的比例,提高了錫的比例,使得鑄造的成本更為低廉。

    桂林郡王府將這些假錢,投放到國內的市麵,換回朝廷鑄造的真錢,再將真錢出口。原本這個傳聞,黃瓊也以為是傳聞。但在攻破靜江府後,在桂林郡王府一座別院的地下室內,不僅真的發現了鑄錢的錢模,從太宗到理宗每一個年號的母錢。還發現了大量未運走的假錢。

    以及融化各種金屬的熔爐,以及一批的粗銅。根據呂蒙正奏報,朝廷平均每年鑄錢在一百萬枚左右,宣宗朝高峰期在二百餘萬枚左右。可這裏每年鑄錢量,都在二十萬到三十萬枚左右。也就是說,大齊戶部寶泉局每年鑄造的錢,有二到三成都被桂林郡王府用假錢換走了。

    而這些假錢,除了替代真錢在市麵上流通之外,還堂而皇之的因為朝廷收稅,而進入大齊朝各級的藩庫,乃至朝廷的國庫。而桂林郡王府的錢幣造假工程,在世宗朝和黃瓊老爺子在位的時候,是最高峰的時候,朝廷一年收的稅錢所用製錢,居然有三成都是人家流出的假錢。

    再加上流向東瀛、高麗和北遼的製錢,難怪本身商業並不發達的本朝,每年鑄那麽多的錢,市麵上的錢還不夠用。想想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桂林郡王府用假錢替換真錢。而那些被桂林郡王府拋售到市麵上的假錢,又被自己那位二哥弄走,賣給東瀛和高麗換回鑄錢所需銅。

    然後這些外購銅,再賣給戶部的寶泉局在鑄造成錢,這幾乎都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了。寶泉局鑄造的真製錢,在被桂林郡王府用自己私鑄的假錢換走,再周而複始循環。如此不斷的循環帶來的後果,這其中發了桂林郡王府,發了自己那位二哥,惟獨苦了朝廷和這天下的百姓。

    也許手中那些不多的積蓄,搞不好都是假的。而朝廷每年,本就日益艱難的歲入,在剔除那些假錢就更少了。無奈的戶部,在實在無法完全鑒別假錢的情況之下,很多時候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流通。要知道,作為大齊第一錢莊的武威錢莊,向來都是不收假錢的。

    哪怕這些假錢,都是武威錢莊背後最大的東家鑄造的。雖說大齊曆代皇帝,都專門下聖旨嚴禁本朝製錢外流。為了刹住這股邪風,一度下令在齊遼邊境,以及大齊與回紇邊境地區,隻能流通專門鑄造的鐵錢。可這卻因為這些鐵錢大量回流內地,一度引起了市麵上的混亂。

    最終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隻能不了了之。如今大齊到現在甚至發展到,齊遼邊境的邊軍,在每年餉錢到賬之後,立即去武威錢莊擠兌,然後再賣給走私商人,或是直接購買北遼的牛羊駱駝,或是其他的物產在轉賣回內地。至少每年的回報率,都比拿到的軍餉要翻上一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