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一章:大明版政治學校 一(2/3)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6244更新時間:2020-02-17 05:56:41

    將國庫跟宗親徹底分離,也是為了將來官紳士農一體納糧做準備,等未來廢除宗法,朱棣拿著一萬石的年俸,就要交一萬石的稅收!

    天下一盤棋,朱允炆在安頓好朱棣之後,適逢月末,便匆匆趕到了文華殿。

    因為朱允炆不喜歡上朝,改一日一朝為一月一朝,朝中大小事務皆由內閣打理,久而久之,在朱允炆的授意下,大明朝堂有了一種新的辦公方式。

    每個月的最後兩天,內閣在文華殿辦公,召集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的官員在文華殿舉行一次類似於後世的月末總結大會。

    一是審議當月十三省的開支奏表,比如說哪裏修路、開渠、築堤。

    二一個便是官吏的審察、檢舉和任命推薦,大家夥一起議個章程,等到月初大朝會,遞交朱允炆。

    集中辦公,推行政令簡易化、便捷化。省的像以往的曆朝曆代那般,出了芝麻綠豆的大事,大家在朝堂上各有陣營、結黨營私的互相推諉。

    因此,朱允炆到的時候,文華殿裏非常熱鬧,加上六部、兩法司、一幹翰林學政,烏泱泱一百多號人都忙著審議一份份的折子,不時踴躍發出一己之言。

    “泉州鹽市以開三月,實收鹽稅一百六十八萬兩,福建布政使司奏請擴大鹽市規模。”

    “複:內閣準了。”鬱新頭也不抬的說道,“稅銀不必繳納國庫,福建留用,鼓勵增產擴大鹽市,盡早平抑西北鹽價,爭取到明年中,西北鹽價降至一斤三十文。”

    南京此時的鹽價隻有一斤二十文左右,可謂是相當之便宜,但甘肅地界的鹽價高達六十五文,是京城近三倍,屬實昂貴。

    “遼東織造局於十日前成立,自邊市貿易獲取的第一批羊毛已經開始著手加工,工部收到折子,請定價格。”

    “江南織造局那邊的布價定了多少。”

    “匹布二十文,錦緞七錢、絲綢的話一兩二錢。”

    “複:內閣建議暫定三錢,視民眾認可酌情漲跌。”

    朱允炆就躲在偏殿的走廊裏看著,不時滿意點頭,衝身旁的雙喜說道,“依朕說,這樣挺好,大家夥把精力放在處理國事上,就沒時間結黨營私了。”

    雙喜奉承著,“天下為公,皆因聖人臨朝。”

    朱允炆哈哈一笑,“朕可不敢當聖人這兩個字,差得遠咯。”

    朱允炆這一樂,大殿裏也聽到了聲響,尋聲一看,頓時一陣雞飛狗跳,“臣等叩見吾皇聖躬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