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三章:加俸 上(1/2)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5382更新時間:2020-04-09 04:21:46

    曆史上,建文二年庚辰科的殿試金榜,幾乎被江西籍霸占。

    一甲三人全是江西籍。

    王艮本應是狀元,因長得醜屈居榜眼,胡廣點了狀元,李貫是探花。

    二甲第一的傳臚也是江西籍的學子吳溥,像楊榮、楊溥二人都隻是二甲的進士,名次甚至排在了金幼孜的後麵,可見這一次殿試的質量有多麽的高。

    朱棣靖難之後,永樂一朝的名臣都是這一期科舉選出來的,包括朱高熾、朱瞻基時代,用的也大多都是這一批老臣。

    朱棣入南京之後,姚廣孝跟他說了這麽一句話。

    “殺了方孝孺,天下可就沒人科舉做官了。”

    一語成讖,朱棣殺方孝孺,他算是挺痛快,後麵就不得不捏著鼻子吞下這個苦果,後麵幾十年他永樂一朝用的大臣,要麽是建文舊臣要麽就是建文二年庚辰科的進士。永樂朝科舉出最大的人才,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於謙罷了。

    隻是由於朱允炆這個小蝴蝶的出現,導致這一次庚辰殿試直接閃了曆史的腰。

    當放榜那天,江西會館上下哭成了一團。

    雖然錄進的名單中,江西籍仍然是最大的贏家,金幼孜是榜眼、胡嫈是傳臚,二甲三甲之中,江西籍學子仍然占據了近三成,但是數量上隻不過才二十六人。

    一百多人參加殿試,錄取者僅二十六人,一夜之間,江西會館就成了一個笑話。

    不知道多少躊躇滿誌的學子跳江、懸梁,若不是被及時救下,恐怕南京城裏真要多出幾十條人命。

    殿試沒能錄進,這輩子基本上仕途無望了。

    尤其是朱允炆一旨聖諭,更是讓他們痛斷肝腸。

    “一甲為翰林學政、二甲入翰林學子,三甲國子監讀學,考定一年外放府縣。”

    平步青雲的大好機會啊,就這麽痛失,誰還能坦然麵對。

    而在殿試放榜後的朝宴上,朱允炆扔出了兩個重磅炸彈。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擢刑部左侍郎張春任本部尚書,內閣閣輔暴昭不再兼任刑部尚書銜;

    擢戶部左侍郎夏元吉任本部尚書,內閣閣輔鬱新不再兼任戶部尚書銜;

    擢通政司左通政王謙任禮部尚書,刑部、戶部左侍郎、通政司左通政空缺之位,由吏部、都察院核查並薦後遞呈內閣審議。”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翰林學政楊士奇忠正廉潔,不磷不緇,入協辦以來,才思敏捷,素有奇謀,念其績當表其功,授大學士銜入文華殿輔政。”

    楊士奇,入閣了!

    三十五歲的楊士奇,這便位列極品了?

    作為當事人的楊士奇反而一臉的坦然,伏跪於地領旨謝恩,解縉在不遠處看的眼紅發熱,他心裏知道,楊士奇這個內閣輔臣的位置是怎麽來的,鄭沂是楊士奇的投名狀,這入閣,就是皇帝給楊士奇的回禮。

    而作為當年朱允炆潛邸之臣的齊泰、黃子澄,現在兩個人還算個屁啊,兵部的職權早就被總參謀府、五軍府褫奪的一幹二淨,完全成了文職部門,吏部左侍郎看起來大權在握,但是內閣的出現,早就將吏部的人事任命權劃走了大半。

    這些六部堂官,唯一能做的就是老實本分的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哪個還認為自己位高權重,可以驕矜狂放?

    話說,內閣現在五位閣臣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