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三十三章:公信力和大環境的構建(1/4)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9836更新時間:2020-05-26 22:19:13

    江西的救援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也是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著,因為江西的陸運和漕運已經開始有條不紊的恢複,這意味著來自朝廷的支援可以源源不斷的湧入江西了。

    軍隊開始陸續撤離,這些戰勝了洪水,征服了蒼天的健兒們從戰友手足的離世中走出來,他們高唱著嘹亮的先民豪邁之樂,歡呼著萬歲聲聲,昂首闊步的離開江西回到他們各自的駐地。

    朱允炆還沒有離開,一個是因為紀念碑還沒有樹好,二一個也是因為他還有很多事要處理,比如當南直隸的援助糧進入江西的第一件事,便是被朱允炆安排著先償還了贛商總會拿出來的拿筆近四百萬石的賑災糧。

    省府兩級糧長賑災,所有花銷由朝廷報銷,其目的在於第一時間穩定災情,保障民生。

    這條製度在朱允炆看來是非常好的,至於為什麽明中後期這條製度就被掃進了垃圾堆,一個是因為大明朝廷的貧窮,導致無力償付這筆開支糧秣,二一個也是因為大環境的不好。

    大明的封藩宗親太多了,這些個玩意占據了大量的田產,卻壓根一毛錢都不願意出,每逢遇到災禍全指望著糧長出糧,而他們一個個手握著數萬畝乃至數十萬畝的田產卻一粒米都不願意出,誰還願意繼續當冤大頭?

    這就是社會風氣的重要性。

    所以在大明亡國的無數條因果線中你會發現,都有朱明宗室這個原因存在的影子。

    現在這條祖宗家法已經被朱允炆掃進了曆史的塵埃,他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要構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社會大環境,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

    而這個的基礎,就是大明朝廷首先要具有公信力。

    將近四百萬石糧食啊,這些江西的土大戶可能自己都不指望朝廷能給他們報銷,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拿出來了,因為他們自身也是江西人,他們要自救,是人都有良心,讓朱允炆慶幸的是,這些土大戶還沒有完全被豬油蒙了心,大明還沒搞大規模資本複蘇,他們還沒到坐看山河破碎,挑燈紙醉金迷的地步。

    既然他們還有良心,朱允炆就不會薄待他們這份良心。

    如果他們沒有良心,救災之後朱允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這些玩意全數殺頭抄家,在江西搞一次打土豪分田地的大運動出來。

    對的事要鼓勵更要獎勵,錯的事要批評更要懲罰,這樣才會引導社會和更多的人去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做錯事。

    拿到糧食的土大戶們很是開心,歡天喜地的念著朝廷的公道,順帶腳喊了幾嗓子皇帝萬歲之類的賀詞,還沒等他們從喜悅中走出來,更大的喜悅又接踵而至。

    皇帝要召見他們並向他們授勳!

    何德何能,一介商人身份還能德配皇帝授勳?

    “都免禮平身吧。”

    朱允炆穿著一身素袍儒衫,倒是少了幾分帝王之威,添了不少儒雅之氣,讓這些江西的土大戶心頭的壓力少掉不少。

    “諸位都是我大明的肱骨啊,是江西八百萬百姓的保護神。”

    朱允炆溫言鼓勵道:“如果不是諸位第一時間開倉賑糧,在江西各地開粥棚布施,不知道這江西要餓死多少的百姓,所以雖然諸位沒有上前線抗洪,但依然活命無數,朕代朝廷,代江西百姓謝過諸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