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九章:對孩子的安排(2/4)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9492更新時間:2020-08-19 08:51:12

    在這條路上,朕都會留有考驗等著你們,命運掌握在你們自己的手裏,即使無法通過,這些都學會之後,外麵也會有廣袤的地留給你們去闖。”

    沒有通過考驗的會被外分封建製,那麽通過考驗的呢?

    自然是向奉殿裏的那張位子發起衝鋒了。

    朱允炆對每一個孩子都是公平的,每個人的路線都一樣,除非哪一個主動開口,他對皇位沒有興趣,不想參加這種考驗,那麽可以,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去吧。

    想混個安樂王爺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朱允炆自己的兒子,到現在一個被封王的都沒有,那些已經逐漸長起來的叔叔們,也是一個王爵沒獲封,更別朱允炆的幾個弟弟了,如朱允熞、朱允熙等人。

    哪裏還有新的王爵啊。

    等未來大明開啟外分封製度的時候,那麽,別王爵了,就算這些人跑到外麵自立稱帝那也是隨他們去,就如同大蒙古--元帝國製度。

    很多人容易把蒙古帝國體係搞混淆,以為元朝代表蒙古帝國,是四大汗國的宗主國,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元朝的皇帝是四大汗國的共同領導人,但不代表元朝是四大汗國的宗主國,這是兩個概念。

    在成吉思汗締造的大蒙古體係下,忽必烈締造的元朝和四大汗國的政治地位是平齊的,這是五個政治主權獨立的國度,而在這五個政治主體上還有一個虛構的政治體,即蒙古帝國。那麽這五個獨立的國家就有一個共同的領導,即蒙古帝國的大汗。

    而忽必烈即是蒙古帝國的大汗也是元朝的皇帝,定都或者居住在北京,使得元朝有些特殊地位罷了。

    元朝並不等同於蒙古帝國。

    紐帶性高度類似於後世的蘇聯,即大陸化普遍帝國。

    因為這種政治製度,加上忽必烈這位蒙古帝國大汗的獨特思維、開放的胸懷,使得蒙古帝國成為了一個橫跨整個歐亞大陸的超強大帝國,東亞的財富、大草原製霸無敵的武力、東歐中亞開放的商業模式等幾種要素都被糅合進這個蒙古帝國中。

    蒙古帝國的強大得益這種政治體,衰敗的速度亦來自於這種政治體。

    隨著東亞帝國即元帝國的財政崩潰,正統的蒙古帝國大汗世係被趕出中原回歸草原後,這個體係就宣布結束了,加之帖木兒汗國的崛起,又消滅掉了四大汗國中的兩個,這個普遍帝國倒塌的速度甚至超過了後世的蘇聯。

    起碼後者絕大部分國力和軍事力量還有俄羅斯聯邦來繼承,前者連個繼承者都沒有,直接衍生和分裂出兩個弱至極的遊牧族:

    瓦剌和韃靼。

    弱!

    比起大蒙古這個普遍帝國來,瓦剌和韃靼就顯得極其弱了,他們不僅鬥不過崛起的帖木兒,甚至連征服從通古斯南下逃出來的野人族群都做不到。

    困在草原周期性的曆史難題中幾百年,最後成為女真族的附庸,即蒙八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