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四章:落日餘暉 八(1/2)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4590更新時間:2020-09-06 23:28:39

    朱允炆為印度製定的所謂合作共贏,是在東印度公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相當大的改進,確實是要比原時空的約翰牛仁慈不少。

    東印度公司的橫征暴斂有多麽可怕?

    僅1769年到1770年,整個印度因饑荒而餓死的人數高達近兩千萬!僅孟加拉一邦,就餓死了一千萬人!

    想想吧,就在鄰邦的大明,天啟年間,西北拉了饑荒,前後餓死了十餘萬人,就蹦出了一個叫李自成的家夥,前後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把大明王朝送進了墳墓。

    而在一百多年後的印度,連年餓死幾千萬人,都沒有一個地方說要把約翰牛趕下大海,上億的印度農奴唯一想到的抵抗方式,竟然是罷工和抗議!

    如此奇葩的國都和民族,不壓榨他們,朱允炆都覺得是對大明的犯罪。

    但壓榨歸壓榨,中間的這個度還是要好好把握的。

    即使印度人不會造反,朱允炆也不想炮製出如此死傷慘重的大麵積饑荒,因為,人力也是一種資源。

    七成的征收不是底線,而是一個天花板,等什麽時候印度鬧災,還可以酌情減少。

    至於代理人製度的印度總督,朱允炆也沒有抄約翰牛的功課。

    東印度公司是雇傭製度,各邦總督有些像東印度公司的職員,領薪水的那種,無論公司攫取壓榨多少財富,分到這些總督手裏的,少的可憐。

    而朱允炆眼下打算推行的,是‘股份製’,大家一起搶,搶完一起分。

    百姓的錢二八開賬,大明拿八,總督拿二,何樂而不為呢?

    當初在製定這想法的時候,朱允炆本心是不設立印度總督的,就直接把印度均分成幾十塊,設幾十個地方總督均分財富萬事,但後來又被自己給否決了。

    為什麽要設一個名義上的總督?

    大家有看過《雷洛傳》的可能就會覺得熟悉了,一個總華探長領導一眾華探長,就是這麽模式。

    一個印度總督拿的錢,等於其他各邦總督的總和,那麽,這就是個出頭鳥。

    誰都想要做印度總督,但位置隻有一個,讓他們內部大打出手吧。

    搞大鍋飯均分,這些總督就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感到自己拿的少了,到時候,他們聯合一起反抗,不是給大明添堵嗎。

    當地方總督覺得少,那就當印度總督,當了印度總督還覺得少?

    都不用大明動手,你下麵那些個地方的總督就該在你背後捅刀子了。

    如此以來,便是無休止的內耗,無休止的向大明搖尾巴,這將會是印度未來幾百年的常態。

    沃格在心動,但他還沒有來得及想再爭取一下,還還價錢,門外響起了親兵的聲音。

    “馬帥,辛格基來了。”

    馬大軍臉上頓時笑的更加燦爛起來,看向沃格不說話,但後者卻焦急的額頭冒汗。

    “要不要,本帥把辛格基叫過來,你倆合議一下?”

    “不行!”

    下意識的,沃格就吐口拒絕,而後一咬牙說道。

    “七成,就七成,隻要元帥能確保在下對印度的掌控權,就按照這個比例上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