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五章:光複大漢舊土 中(1/4)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8548更新時間:2020-09-24 07:23:41

    自《癸未條約》簽署後,朝鮮的一應軍政大權幾乎都落進了大明顧問大臣胡嫈的手裏,這一點讓很多朝鮮的官員大為不滿,而胡嫈上任之後,可不僅僅隻是他一個人擅權,大量大明籍底層官員幾乎將朝鮮當成了仕途的鍛煉崗位。

    自中樞朝堂到地方道府各個崗位,幾乎都有所謂的大明顧問存在。

    政治、民生、教育、礦產、經貿,所有能夠誕生出紅利的區域,大明的顧問團就好比吸血蟲,貪婪的將一切都吸收的幹幹淨淨。

    在這種環境下,胡嫈還效仿朱允炆的貴州政策,在漢城搞出了一個“大明--朝鮮政治學院”,隻有在這所學院深造過的朝鮮中層官員,才可以獲得胡嫈的提名,出任更高一級的官職。

    這就使得眼下朝鮮的朝廷之上,出現了政見截然相反的兩個黨派。

    精明黨和衛國黨。

    字麵意思淺顯,精明黨都是在胡嫈那個政治學院深造過的官員,在精神屬性層麵已經徹徹底底拿自己當成大明人了。

    他們的口號就是‘隻有師法大明才能救朝鮮’、‘在朝鮮,我們連一絲窺見未來的光明都看不到’、‘大明是普世下最強大和開明的國家,因為其擁有朝鮮所不具備的行政管理體製,更擁有一位偉大的君王。’

    衛國黨則是李家王朝建國之後的舊派,希望保存國體,隻作為依附於大明,或者加入明聯的附屬國,堅決不願意做亡國奴。

    ‘為此,我們不惜魚死網破,打到山河破碎。’

    骨氣是有的,血性也值得欽佩,但也僅僅如此了。

    胡嫈或者說朱允炆,可不會因為他們的血性和為人的尊嚴,就高抬貴手,放過他們。

    十年改造,朝鮮的一切是什麽樣子?

    在朝鮮各道府的教諭、學堂,每次開課前,胡嫈搞出了一個所謂升旗的儀式。所有人要先向朱允炆的畫像磕頭,然後肅立注視著大明的日月龍鳳旗升起,才能開課。

    所有朝鮮官員的子女上的第一節課,必須是漢語課。

    掌握的第一門知識,必須是熟練的運用漢語。

    因為所有朝鮮的書籍,都在一步步由漢朝兩種文字,逐漸演變成僅剩下漢語一種。

    不識漢語,你連書看不懂。

    這一點讓李芳果在內的所有衛國黨惶恐不安。

    他們想要反抗,召集舊部、家丁來驅趕或者說殺死胡嫈在內的明朝顧問團,殲滅精明黨,卻發現整個朝鮮境內早已亂成了一鍋粥。

    近百年來,因為金遼爭霸、元金爭霸、明元爭霸而大量逃入朝鮮國內的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了地方的新豪強。

    他們或三五十人成群,或幾百人糾結,拿著憑空冒出來的精良武器,穿著堅如磐石般的重裝鎧甲,加上其遠超朝鮮土民的血性和暴力因子,迅速成勢,盤亙在道府的每一個縣鄉,然後將手伸進道府衙門。

    在地方上明朝顧問的默許放縱下,或成一府之尊,或為副職,瘋狂的侵占地方政治紅利,打擊舊豪強,殘忍的製造殺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