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二十三章:韭菜國 上(1/3)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6308更新時間:2020-11-06 07:21:43

    血腥的殺戮終究是一時的,當瓢潑大雨降下的時候,所有的印記都會消失一空。

    日本還是那個盤亙在大海上的島國,實仁依然是日本的最高當權者。

    準確來說,隨著足利幕府的滅亡、幹仁和伏見宮貞成兩人的死亡和院政製度的消亡,實仁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國王。

    不過征服日本的武力行動才剛剛開始。

    各地的大名悉數被剿滅,超過半數的管領和大名選擇了投降,從而成為了新日本國的特權階級,這已經是明聯的老招數了。

    扶持一批殺掉一批。

    等到日本全境基本趨近穩定後,朱高熾代表大明跟日本簽署了一份協議。

    是大明,不是明聯。

    日本已經加入了明聯,所以日後要擔負起明聯與盟國的義務,同時也可以享受到明聯與盟國的權利,朱高熾跟實仁簽署的,是大明這個同為明聯與盟國跟日本兩國之間的條款。

    條款很簡單,隻有兩點。

    一、大明作為征日的主要領導國,日本需要在戰後向大明象征性賠償戰爭賠款一千萬兩白銀。

    二,日本要在五年內單方麵承擔大明國內的路政建設。

    就這麽簡單。

    這跟事前所有人設想中的那般,朱允炆會對日本橫加苛責的安排有天壤之別的懸差。

    第一條有與沒有的意義在哪裏?

    一千萬兩白銀對於日本來說,別說天皇皇室和國庫了,就隨便找一個地方有實力,境內有銀山的大名都能拿得出來。

    至於第二條雖然會需要日本向大明輸送大量的勞工力和承擔建設成本,但那對於日本的國本衝擊也是極其有限的,根本不可能通過這種方式滅亡日本。

    君父什麽時候那麽仁慈了?

    朱高熾搞不懂、薛恪等武官自然更搞不懂,但他們知道,皇帝一定有其他的安排。

    沒人敢置喙朱允炆定下來的事情,即使那件事當時看起來並不合理。

    日本的戰後問題基本處理的差不多後,薛恪在京都留下了五萬駐軍,一萬名大明的兒郎和四萬從軍,隨後便率領大軍陪同朱高熾、高肅兩人折返了國內。

    趕在新年前,凱旋南京。

    總參謀長朱棣代表朱允炆為薛恪的凱旋舉行了盛大的迎候慶典。

    “慶功宴設在了五軍府,陛下最近越來越忙了,沒時間參加。”

    趕往皇宮的路上,朱棣在車輅內對薛恪說道了一句,後者雖有些失落,但還是規矩的很:“國事為重,隻望君父能多多頤養聖躬才是。”

    “要不得一兩年,便是皇明四十年,整個明聯的發展與規劃都要君父勞心操持,說來,還是咱們這些做臣子的無能啊。”

    一旁坐著的朱高熾歎了口氣:“我離開南京去日本之前見到君父,兩鬢已是全白了,看起來比父王您還要顯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