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四章:京津冀協同發展(2/3)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5908更新時間:2020-12-04 22:30:44

    十月初一就是南京中央朝廷北遷的日子,留給他朱文奎的時間並不多。

    首先便是吸納更多的居民,北京眼下七十萬的百姓數量對於一座十五世紀的城市來說固然已是巨城,放到四川、雲貴等地,都快占到小半個省了,但對於北京這座新的巨城來說,根本填不滿。

    北京六十個區,眼下隻有稀少的十幾個區人聲鼎沸,等皇帝一到,難道去其他地方看空城嗎?

    而想要引入百姓,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新百姓群體遷入之後的生計問題。

    “農民是首先不能考慮的,北京城外並沒有太多的耕地,北京城的口糧供應現在基本依托遼東和河北兩大糧倉的供應,北京往保定、正定、遼陽三府的高速,每天的運糧車都絡繹不絕的排成長龍一般。

    遷農戶入北京,無法解決這些百姓脫產後的收入問題,所以我們麵向的群體,是北京城眼下這座城市需要的群體。

    手工業者、工人、服務業人員和個體小商販。”

    在六月份的府司會議上,以顧問身份出席這次會議的李翼侃侃而談:“而想要吸引這些群體,首先需要的就是招商。

    北京當地的工商聯一直在擴招新成員,壯大本土的商業力量,我可以讓河北的工商聯在這一領域和北京達成合作,依托平津港的海運,連接遼東和日本。

    搞京、津、冀共同發展,相比起平津、河北兩地,作為我大明新首都的北京,當仁不讓的必是周遭各省富商最喜歡,也是最想安家落戶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可以拿來吸引他們的地方,我的想法是,在北京為河北、平津、遼東、山西的商人都免費建造一棟商會駐京樓供他們辦公使用。

    盡可能的將他們各自商業的總部遷到北京來,這樣他們的生意重心就會偏離。

    緊隨其後的,我們可以在稅收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優惠或者說讓步,中央早幾年就有貼補政策,眼下每年依舊有近三千億投入市場,那我們北京府也可以效法中樞的政策,在我們自己的財政裏麵,省一部分出來貼給這些願意遷來北京的商人。

    或者以提供土地免費使用的方式來作為另一種補貼行為。

    隻要商人先來了,那麽商機就來了。

    建廠、招工、擴城。

    家庭的小作坊、小手工業人員、工人群體增多,服務這一群體的小型個體商販勢必會增多,那麽小市場經濟就會先繁榮起來。

    小市場經濟繁榮了,整合這些小規模生產資料的產業鏈條就會誕生,大宗的市場交易行為就會誕生,那麽,大市場經濟也會跟著繁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