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三章朝會有暗流(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580更新時間:2020-05-31 15:53:57

    朱慈烺細細品味了一下張鳳翼的奏章,雖然說的都是老調重彈,但是戰略上確沒有問題,能做到大明兵部尚書,豈能真的是廢材,不過他這個時候突然雄起一把,而且有抄襲楊嗣昌的建議的嫌疑,莫不是覺得楊嗣昌要威脅他的地位?

    艾萬年的死還是六月中旬的事情,朱慈烺得到消息還說了一聲可惜,艾萬年二月份上書朱慈烺還拿出來讀過。他是難得的清醒認識到剿賊的問題所在並上書直言的人。

    他向朝廷上疏,獻剿滅農民軍之策,同時述明“民不聊生”乃反亂之總由,建議革新吏治,稍蘇民困,以除官逼民反之危。

    他在奏章中說“夫剿賊不患賊多,患賊走。蓋疊嶂重巒,皆其淵藪,兵未至而賊先逃,所以難滅,其故則兵寡也。當事非不知兵寡,因糗糧不足,為苟且計,日引月長,以至於今,雖多措餉,多設兵,而已不可救矣。宜合計賊眾多寡,用兵若幹,餉若幹,度其足用,然後審察地利,用正用奇,用伏用間,或擊首尾,或衝左右,有不即時殄滅者,臣不信也。

    次則行堅壁清野之法,困賊於死地,然後可言撫。蓋群賊攜妻挈子,無城柵,無輜重,暮楚朝秦,傳食中土,以剽掠為生。誠令附近村屯移入城郭,儲精兵火器以待之,賊衣食易盡,生理一絕,鳥驚鼠竄。然後選精銳,據要害以擊之;或體陛下好生之心,誅厥渠魁,宥其協從,不傷仁,不損威,乃撫剿良策。”

    通過讀這些奏章朱慈烺發現很多道理,至少有一點可以證明,能混到一方大佬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很多人對局勢都很清醒,不過有些時候就是屁股決定,看得透未必能做得到。

    就像今天這些禦史言官的彈劾他們真的是為了大明綱常?為了官兵發聲?嗬嗬,他們說的話朱慈烺是一個標點符號都不信,當然他們的奏章也沒有標點符號。

    孫承宗曾經評價張鳳翼:“鳳翼才鄙而怯,識暗而狡,工於趨利,巧於避患。”

    不過這些都是明史的記載,明史是清朝人錢謙益等人修的,張鳳翼除了是個兵部尚書,他還是個邊塞詩人,有詩歌集《句注山房集》20卷和文論集《樞政錄》10卷行世。而他的詩文中有不少貶斥奴酋不敬滿清祖宗的話,如稱“努爾哈赤”為“奴兒哈赤”等侮辱性文字。

    顯然明史上的評價也不能盡信,在他的戰略部署和遙控指揮下,五省總督陳奇瑜將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圍困於車廂峽,如不是陳奇瑜中計,農民軍將被全部殲滅。車廂峽失利後,言官彈劾他所用非人,但洪承疇、陳奇瑜、盧象升等都是他手上用起來的名將悍帥。說他起用的都是庸懦之輩,顯然有失公道。

    而且作為能和溫體仁一樣在崇禎手下混這麽長時間的角色,那揣摩人心的手段絕對是一流的,就像現在他明顯感覺到崇禎不願意討論曹文詔的事情,所以連忙把話題往流寇身上引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