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七章大明棉吃人(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812更新時間:2020-05-31 15:53:59

    魏三七連忙說道:“自己用了,家中有織機,我們家自己紡紗織布了。”

    “去年收入幾何結餘多少?多少錢用來買糧食?”

    魏三七愣了一下,問這幹啥?他看著這一大幫子人莫不是朝廷要加稅?裏正瞪了他一眼:“儂想啥唻!趕快說!莫要耽誤大人的時間!”

    魏三七仔細的算了一下說道:“賣布一百二十餘匹,得銀子有三十七八兩吧,去掉稅收和田租,剩餘二十五六兩,其中購買糧食用銀十七八兩,自己家也會種一部分。”

    大明棉布大概能賣到三錢銀子一匹,而一匹布手快的三天就能織好,慢的也就五天,所以一家要是有兩個人織布,一年織布一百多匹也不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中年文士記下之後繼續問道:“你去年都交了那些稅?具體說說。”

    魏三七小心的打量了一下衙役:“太多了,記不住唻。”

    中年文士也不強求,記不住?是怕得罪地方官吧,魏三七又不傻正所謂瞞上不瞞下,要是都如實說出來,這縣裏的老爺們怕是要倒黴了,縣老爺倒黴不倒黴不關他們的事情,反正魏三七知道要是說了他肯定比縣老爺更倒黴。

    中年文士嗯了一聲:“把你記得的正賦說一下就行。”

    魏三七掰著指頭算了一下:“田賦七錢八分,火耗一百五十文,丁役錢兩錢四分,火耗五十文,遼響五錢五分,火耗一百一十文,鹽稅六十文,火耗十文……”

    中年文士記錄了一下交正稅大概交了二兩三錢,那麽剩下的三兩四錢就是地方收的雜稅了。

    他不由想起太子的話,大明朝廷並沒有盤剝百姓,正在逼的天下民不聊生的是那些貪官汙吏,一開始他還不太相信,但是經過這幾個月的調查他發現,大明朝廷收稅真的隻占百姓負擔的不到三成,大部分百姓的負擔都是地方上亂七八糟的名目收的稅。

    從上個月他被從京城調到鬆江府調查當地的糧食生產情況之後,他已經走訪了三個縣的七個鄉,發現原本的江南魚米之鄉現在糧食已經全靠外購。

    雖然他不清楚江南其他地區的情況,不過根據他當年遊學的經曆來看,江南地區至少過半的田地都種植了經濟作物。

    他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大明的糧食不足問題竟然還有這個原因。

    這個問題朱慈烺也沒有想到,他以為大明糧食問題是因為大明人口過多耕地麵積不足,然後加上天災三重原因導致的。

    直到這些天調查數據源源不斷的匯集到統計局,朱慈烺才驚覺,原來大明問題不僅僅是那三個。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當初是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改善大明的稅收狀況,但是沒想到實行了一條鞭法之後,江南百姓不需要種植一顆糧食一樣交稅,種植經濟作物可比種糧食劃算多了。

    糧食一直是一個大問題,朱慈烺讓統計司繼續調查擴大範圍,看看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