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八章複社和幾社(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5088更新時間:2020-05-31 15:54:00

    東宮的防衛由李若璉帶著的錦衣衛負責,安全上也沒有問題。

    做好了自身防禦之後,朱慈烺就琢磨著反擊了,敢說他不可君天下,這不是找死麽?

    江南士林複社一家獨大,但是複社之下確也並不是鐵板一塊,朝堂上挑起的黨派之爭很難動搖江南複社的統治地位,但是複社確並不是不可以分化瓦解。

    現在雲間有幾社,浙西有聞社,江北有南社,江西有則社,又有曆亭席社,而吳門別有羽朋社、匡社,武林有讀書社,山左有朋大社,僉會於吳,統合於複社。

    大家雖然同屬複社但是學派之間也有爭奪,隻不過因為複社太強所以壓製了那些雜音。

    現在情況確不一樣了,大明開放了報紙管製,天下喉舌也不再是複社一家獨大,加上這次為了糧食導致的江南非議,朱慈烺也終於下定決心進一步打擊複社。

    而最合適的目標就是幾社了。

    幾社位於鬆江府,也就是後世的魔都地區。‘買不盡鬆江布,收不盡魏塘紗’作為江南棉織業的中心,不管治學水平怎麽樣,光從財力上來說,就足以跟複社一較長短。

    而且幾社的幾位大佬可比複社那些有骨氣多了,幾社六子中有三人抗清,一人早死,僅有一人降清,比起複社大佬來說有氣節多了。

    幾社以‘絕學有再興之幾,而得知幾神之義’而得名,非親族故舊師生不得入,比起複社那種大開方便之門招收的社員要穩固的多。

    所以幾社又有財力,又有氣節,社團穩固,絕對是適合跟複社掰手腕的社團了。

    兩者雖然都號召複古,不過複社更傾向於政治社團,他們的口號‘蠲逋租,舉廢籍,撤中使,止內操’無一不是帶有明確的目的,為其利益階層說話。

    而幾社更像是一個文學社團,主要頭目更喜歡閉門讀書,吟詩作詞。

    朱慈烺把劉若愚、李若璉、統計司司正黃清源、典算司司正程錢、報紙負責人王進財都叫來:“江南糧商的反彈很厲害呀,老劉,你收糧計劃進行的怎麽樣了?”

    劉若愚低頭說道:“我已經跟江南各地官倉協調,我們會利用他們的倉儲剩餘來囤積糧食,到時候會由皇明海運運輸。”

    朱慈烺又看了看統計司的司正黃清源:“江南種糧情況如何?”

    黃清源遞上一份奏章:“在李千戶的幫助下,我們對鬆江府、太湖縣、江西九江縣,湖北黃岡縣等十餘個縣進行了調查統計,其中鬆江府太湖縣等地本地已經沒有餘糧外銷,其餘地區還在統計。”

    朱慈烺敲了敲椅子扶手:“從各府縣調閱檔案,調查往貧困地區傾斜,若是江浙無糧可購,那就證明這些地方百姓不缺吃的。”

    黃清源拱手:“是。”

    朱慈烺敲著椅子扶手說道:“李若璉,你想辦法讓複社生員寫一篇文章,懟一下鬆江府的棉花種植導致大明糧食不足的問題,然後暗示一下幾社說是讀書人,其實就是一群織布的低賤匠戶商戶,說一下他們罔顧國家大義,隻知道自己賺錢滿身銅臭這些事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