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其實是窮光蛋(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768更新時間:2020-07-25 14:13:15

    朱慈烺歎口氣:“掙錢多了,花錢的地方也就多了,當然就是以前,大明的錢也是一直不夠用的!

    先後加征遼響、練響、剿響等一大堆額外的稅賦,實際上每年多征收了一千多萬兩,而內帑每年也能收入一兩百萬兩的銀子物資等,補貼國庫。

    而朝廷征一份,地方不斷加派,逃戶增加,地方攤派的賦稅確並沒有減少,到了百姓身上就會變成三分五分甚至十分。

    相當於大明百姓每人都躲收了一兩銀子,而大明百姓根本無力承擔,不僅抗稅逃稅增加,流寇也愈演愈烈。

    所以才導致下動蕩,流寇肆虐,就是如此拚命加稅之後,內帑也是空空如也,國庫更是拆東牆補西牆,才能勉強維持。

    這種維持的方式就是拖欠官員薪俸,拖欠衛所軍餉,導致追繳流寇的軍隊饑一頓飽一頓,為了生存這些人甚至變得比流寇還要凶玻

    就像左良玉軍,左軍最後被解散之後,其記錄在冊的罪狀拉了十車,而這緊緊是大罪,那些偷盜,數量的搶劫根本沒有登記。”

    崇禎陷入沉默,顯然這些的都對,大明財政收入一直入不敷出,以前所謂的能過下去,那也是能拖一是一。

    崇禎默默的計算了一下才開口:“也就是,大明即使沒有戰爭沒有流寇,那麽維持正常開銷,每年也要兩千萬兩銀子以上?

    但是大明從太祖之時到現在國家賦稅並沒有增加,為何開銷增加了這麽多?這是何道理?該如何做?”

    朱慈烺認真的道:“理財之法千萬,但是道最後依舊是開源節流而已!先節流問題。大明最大的開支就是軍費。

    太祖當年的政策,衛所自耕自養,大明不費一錢一糧養百萬兵,那時衛所不僅不費一錢一糧,每年還要上繳一部分糧食給國庫。

    但是後來衛所製度崩壞,為了保衛國家,不得已以征兵替代衛所軍。到了現在衛所已經名存實亡,成為將領的農奴。

    也就是太祖時並沒有軍費開支,那時征收的錢不多,但是糧食確一直不少,各級官員發放的薪俸也是一半錢鈔一半糧食。所以國庫自然夠用。

    現在征兵和衛所都已經不堪用,朝廷不得已再練新軍,導致去年軍費激增,明年新軍數量繼續增長。

    原有軍隊的裁撤改編依舊集中在京營,這種新舊軍共存,直到新軍完全取代舊軍的過程還需要五年以上,其中花費要突破一萬萬兩銀子!

    所以大明的財政以後幾年都會很艱難,因為每練一萬新軍,就要耗費銀子五十萬兩,大明每年即使編練十萬新軍,那緊緊編練支出就高達五百萬兩。

    直到新軍完全取代舊軍,大明需要維持一支六十到八十萬饒常備軍,隨時應對周邊情況,到五年之後,再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大明的軍費支出應該能降到一千萬兩以下。

    第二大塊就是官員的薪俸了,這個降低肯定是不能降低的,而為了減少貪汙受賄等問題,薪俸還要進一步提高。預計開支不低於八百萬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