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七章 利益交換(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688更新時間:2020-08-30 12:09:58

    令出多門的問題眾位也都知道,八年太子束發加冠,東宮掌事,這一年來,東宮先後掌皇店、練新軍、收錦衣衛為己用、建統計司掌財政。

    太子沒有收入,不入國庫皆上繳內庫,皇上因內庫充實,頒行聖旨多不經內閣討論,就如這次北方戰事,內閣全然不知新軍調動情況。

    就是我這個禦敵總督,對於軍隊調動都無法探知,此禍亂之道也!國朝曆代都未有過慈事,內閣封駁聖旨之權形同虛設。

    軍令可出自內閣兵部,可出自皇帝聖旨,也可出自參謀部,此軍令出與多門,取禍之道也!

    而軍隊之中,有衛所兵、有募兵、有京營、有遼東練軍、有各總督自募之兵、更有新軍,有些地方還練有勇營。

    如此參差不齊,軍隊怎麽能有戰鬥之力,趁子有意大練兵之時正當將各軍從新編練、裁撤。”

    孫承宗指出的這些問題,正是切中時弊,正中大明要害,所以其餘內閣大臣都非常讚同,但是具體怎麽實施,怎麽分配又是一個複雜的事情。

    孫承宗今主要也不是討論這個,今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收回新軍之權,把新軍從東宮劃給兵部。

    大家都在討論的時候,孫承宗微微朝張至發示意:“楊總督這次剿流寇勞苦功高,有大功與國朝。

    當年總督楊鶴曾上疏指出“盜賊”之起,“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提出了“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戰略。

    在楊總督的努力下,招撫政策還是取得了成功的,陝西的各股流寇幾乎都接受招安。

    但由於朝中錢糧不足,子發內庫十萬帑金和藩王捐助的五萬白銀和糧食二萬石杯水車薪,“所救不夠及十一”。

    神一魁等賊兵既降複叛,朝廷才不得不改撫為剿,有人攻殲楊總督的綏靖才導致流寇做大,導致楊總督被拿辦。

    故而楊總督雖然有錯,但是錯並不在全在他身,我有意上書聖上重新評價楊總督之生平,恢複其名譽,諸位可願複議?”

    孫承宗這就是拋出誘餌了,恢複父親的名譽,對於楊嗣昌來是一個無法拒絕的誘惑,在以孝道治下的大明,這也是一種正確的為官理念。

    張至發作為閣臣,又代表著楊嗣昌的話語權,所以孫承宗提出這個目的就是拉攏楊嗣昌讓他站在自己這邊了。

    接著孫承宗看像盧象升:“建鬥此戰功勞最大,封賞自是不提,老夫年邁已經不足以任事,老夫有意推舉建鬥為宣大總督,完成朝廷北掃蒙元驅趕建奴回遼東的戰略。”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次子和東宮對於孫承宗的龜縮政策都非常不滿,要不然也不會突然啟用盧象升來統領新軍。

    偏偏盧象升帶著新軍還取得了從未有過的大勝,以下一步孫承宗要麽自己主動辭職,要麽就被逼辭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