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七章 技術瓶頸打通(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902更新時間:2020-08-30 12:10:33

    所以劉良臣出蒸汽機實驗,朱慈烺並沒有多少興奮,五百息,也就是不到十分鍾嘍,不到十分鍾能幹啥?

    劉良臣見朱慈烺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高興,他想了半道:“殿下科學院根據您提供的遊標卡尺概念結合東漢銅卡尺成功製成了遊標卡尺,精度達到毫……”

    劉良臣覺得這麽個工具的發明應該是一件事,但是朱慈烺聽到之後確滿意的一笑:“好!很好!非常好!試用沒有問題之後立刻推廣。”

    這裏的毫可不是西方單位裏的毫米,而是大明計量單位裏的毫。

    一丈等於十尺,一尺等於十寸,一寸等於十分,一分等於十厘,一厘等於十毫,一毫等於十絲,一絲等於十忽。

    現代一般視一米為三尺,也就是一尺等於33.3厘米,那麽一寸就是3.33厘米,一分是3.33毫米,一厘等於300微米(一毫米等於1000微米),一毫等於30微米。

    也就是大明版本的遊標卡尺的測量精度已經到達了三十微米這個級別。

    一般工業上認為測量的極限就是工業加工能力的極限,如果測量精度達到了三十微米級,那麽大明的工業加工精度就能達到三十微米。

    這對於工業的標準化極其重要,朱慈烺一直希望達到的標準化生產工業化生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劉良臣沒有想到太子會因為這麽一個的尺子而開心的喜形於色,但是對於蒸汽機這麽一個神奇的大家夥表現的興趣缺缺。

    在劉良臣看來能讓太子殿下高興,那就是他們的皇家科學院存在策最大意義。

    想到測量朱慈烺不禁想起那個經緯度研究課題,這是朱慈烺特意讓湯若望招募的一個西方文學家和大明欽監一大票官員一起研究的課題。

    如果是陸地上以地圖和地標城市為參照還不至於迷路,但是海上沒有這些參照物之後,大家會容易迷失方向。

    所以發展航海需要有一個確認自己位置的儀器那就是六分儀,而六分儀使用又需要一個經緯度作為參考。

    這個時候大英帝國還沒有取得海洋霸權,所以朱慈烺也沒打算用‘倫敦近郊、泰晤士河南岸的格林尼治皇家文台(舊址)的一台主要子午儀十字絲的那條經線為起始經線’作為本初子午線。

    朱慈烺選擇了大明皇城中軸線為‘皇明子午線’,中軸線往東就是東經,往西就是西經。

    因為理論基礎已經有了,所以這個工作是可以推行的,不過想要推行也不是沒有困難。

    測量經緯度還有一個重要的工具,那就是穩定精確的計時器,在同一的同一時間,測量出來的不同地點的太陽夾角是確認經緯度重要的條件。

    大明的鍾表發展是滯後的,可以現在剛剛起步,準確的實用的彈簧鋼昨剛剛製作出來。

    彈簧鋼是鍾表發條的必備原料,有了發條的鍾表才能型化,才能製作成懷表甚至腕表。

    而遊標卡尺的出現又代表著零件精密度的一次極大提升,那麽精密懷表製造的技術瓶頸已經全部打通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