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六章 混淆視聽(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834更新時間:2020-08-30 12:10:42

    現在新式對皇太極很不利,多爾袞實力保存太多,已經威脅到他的大汗之位,靠著多爾袞這個重大失敗用其他旗主和蒙古人暫時壓製了多爾袞。

    要是不趁機稱帝,後麵機會就越來越渺茫了。

    現在皇太極已經快神經了,他好像覺得隻要他稱帝成功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一樣。

    其實準備到現在大明最緊缺的物資依舊是糧食,去掉前線用度,朱慈烺手裏能應急的糧食僅僅剩下五百萬石而已。

    五百萬石看著很多,但是朱慈烺的皇明糧號可是供應著大明超過一千萬人口的糧食。

    要是真發生大規模擠兌,朱慈烺隻能耍賴付給銀子了。

    而調往戰場的糧食,也並不是很充足,僅僅能維持到五月中旬。

    朱慈烺已經命令江南全力收集糧食,這個時候青黃不接糧價正是最高的時候,江南的米加已經上漲到九錢銀子一石的地步。

    而劉若愚開始大規模采購,導致糧價又迅速漲了一錢銀子,也就是現在朱慈烺賣糧食還要貼運費。

    就算是貼運費,朱慈烺也不願意在漲糧價了,糧價上漲,會造成百姓恐慌性購糧,而恐慌性購糧又會加劇糧食庫存壓力。

    其實地主們手裏還是有糧食的,他們早已經摸清了糧價的規律,也知道泥腿子這個時候手裏的餘糧耗盡。

    正正是痛宰一筆的好時候,所以大部分地主都會留下糧食等著這個時候,要麽賣出去,要麽借出去。

    等一個月之後新糧下來,價格腰斬,那麽借出去的一石糧食,到時就能收回兩石半甚至三石。

    這裏麵除了糧價變動的利潤之外,還有借糧的利息。

    而今年的糧食又格外的好賣,朱慈烺為了收到更多的糧食,特意命皇明銀行推出了信用貸業務。

    百姓要是有困難可以請三戶鄉鄰或者裏正、鄉老、秀才、舉熱社會賢達作保,以今年夏收的糧食做抵押,從皇明銀行借出一筆銀子用於維持生計。

    皇明銀行的利息僅僅是一分,比起地主老爺的大鬥進鬥出,九出十三歸等利息要低的多的多。

    僅僅是這一項業務,皇明銀行就借貸出去了一千餘萬兩銀子,也就是到了夏收的時候,這些人至少能還回來近兩千萬石糧食。

    僅僅這一個政策,就緩解了皇明糧號巨大的購糧壓力。

    而這一千餘萬兩銀子,又減少了至少五百萬兩百信因為找地主借貸產生的損失。

    那些銀號萬萬沒有想到,皇明銀行成立的第一個業務受損失的不是他們銀號,反而是那些地主家。

    當然因為宣傳不到位,還有一些偏遠地區皇明銀行沒有普及,所以並不是一下子砸了所有地主的飯碗。

    而且大部分百姓對於皇明銀行還不信任,借慣了高利糧食,突然有人告訴他們有這麽底的利息,他們還不信任。

    所以這些僅僅是個開始,更有不少地主商人看到這裏麵的好處,竟然自己主動把這些錢借出來然後在放貸出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