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八章開海問題(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380更新時間:2020-10-01 21:57:31

    年底的建奴之戰又耽誤了年終的盤點,甚至是統計司的結算和預算工作都耽誤了。

    這兩月,皇明商號一直在進行盤點,去年因為貸款追贓的事情基本填補了年底之戰的虧空。

    統計司最後算出去年全年稅收一千七百三十萬兩,之後從皇明商號借貸三千五百八十萬兩銀子。

    這些貸款主要用來建設遼西走廊的大淩河防線,金州防線,歸化城、答魯城和赤峰城。

    這些城池建成之後,大明拓土數十萬平方公裏,特別是河套、歸化城、答魯城、赤峰城四城的建設。

    有了這四個城,大明就控製了漠南蒙古,從開春以後,原本投靠建奴的部落,不少都轉投大明,依附四城而居。

    這些草原人一直信奉的是就是侍奉強者,看到建奴已經日薄西山,他們自然是迅速改換門庭。

    如果沒有四城,那麽大明對於草原的控製力非常有限,緊緊能控製長城外百裏的地區。

    即不足以威懾建奴,也不足以給蒙古人足夠的保護。

    現在四地已經成為草原上最重要的四個城市,也是蒙古人和大明互市的地方。

    二月份四城收稅有二十萬餘兩,三月份更是超過三十萬,預計全年超過二百萬兩的稅收。

    而草原的穩定九邊新軍駐紮以後,各地的稅收都有明顯的上漲,即使四城分攤了一部分交易。

    但是草原穩定,商人就能走的更遠,更安全的環境他們就能帶更多的貨物。

    加上新軍對於走私的嚴查,九邊稅收首次突破五十萬兩,一年也有五百萬兩以上。

    所以這幾座城池短期看投入巨大,但是隻要幾年就能收回成本。

    不僅有經濟價值,在軍事上也拓展了大明的防禦縱深,邊境地區蒙古人的打草穀行為已經全麵禁絕。

    僅僅九邊的整肅,就給大明帶來了每年至少七百萬兩稅收收入,也就是說明年大明全年稅收再加七百萬。

    按照統計司的估計,今年稅收總額將會突破三千萬!

    這裏麵第一就是皇室改革,極大的緩解了官府的負擔每年能節省開始近千萬兩,關稅的改革給大明每年帶來千萬兩的收入。

    其實除了九邊之外,海關稅才應該是大明稅收的大頭,不過現在大明名義上是禁海的,僅有的幾處海關也沒啥收入。

    大明稅收的第三塊就是皇明商號的各種稅收。其中包括礦稅,交易稅等等。

    第四塊收入才是田賦,而這幾年一直災害不斷,各種減免不斷,所以田賦的總數是下降的。

    接下來才是鹽稅、茶稅、酒稅、礦稅、商稅等等。

    大明的稅收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所以崇禎看事情的眼光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不在把眼睛盯著那些小農田地裏的那點產出。

    現在崇禎最關心的是關稅問題,進來多次在朝堂上研究開海的議題。

    原本朱慈烺以為一提到開海下麵一定會反應激烈,特別是江南那些人一定會跳出來叫囂,但是朝堂的反應卻大大出乎朱慈烺的意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