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七章再議開海(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658更新時間:2020-10-13 08:44:54

    其三就是鄭芝龍固然可以增加炮艦,但是因為其人手有限,增加的炮艦都是商船改造而來。

    炮艦多一條,商船就少一條,強軍則不顧商,重商則不顧軍,日積月累,實力隻會越來越弱。

    但是大明不同,大明每增加一條炮艦,則多護衛一個海港,多護衛一條航線,則多一份稅收。

    日積月累實力自然越來越強。

    故而兒臣以為對付鄭芝龍最重要的就是強大自身,大明最缺的就是時間,所謂炮艦訓練不足,並不是不能解決。

    既然訓練不足那就多練就是了,一日不行就兩日,兩日不行就四日,總會越練越強。”

    崇禎猶豫了一下問道:“那你覺得多久能擊敗鄭芝龍,大明順利開海?”

    朱慈烺抱拳拱手:“五年!隻要五年時間,大明海軍就能取得全麵優勢,到時候鄭家再也不是大明之患!”

    崇禎站在那裏歎了口氣:“五年!太久了啊!你可知道今年財政缺口有多大?”

    朱慈烺一下子明白了,怪不得崇禎這麽急著開海,原來是被財政缺口鬧的。

    朱慈烺安慰道:“今年財政缺口完全是因為軍改,如果去掉軍費開支這一塊,財政收入基本已經能夠持平。”

    崇禎搖搖頭:“有就是有,怎麽能去掉?如果軍改三年完成,那可是上億兩銀子的花銷,從何處來?”

    朱慈烺自信的說道:“其實大明的稅收還並未到極限,特備是鹽稅、茶稅和商稅等等。

    而無論鹽稅、茶稅還是商稅都從南方來,所以要軍改之後,派軍往南方確定穩定之後才能改革。

    一旦三種稅能順利收上來,大明再增加每年兩三千萬兩銀子還是能做到的。”

    崇禎聽朱慈烺說過這個,當時朱慈烺舉例就是宋朝的鹽茶稅,後來他也翻了宋史。

    按照載:至政和六年,收息一千萬貫。兩宋時期正常鹽稅約兩千五百萬貫,多時甚至一度達到三千萬貫以上。

    除了這個還有商稅,商稅對於大明來說等同於沒有,各地一提此稅無不適民怨沸騰,鬧得是亂七八糟。

    在崇禎看來收商稅的難度比起開海可要大得多了,畢竟開海麵對的隻是鄭家一家而已。

    但是收商稅那麵對是整個江南,到時候暴亂一起,大明可經不起這種折騰。

    崇禎猶豫的問道:“江南自古為財稅重地,我朝更是半數以上的賦稅依賴江南。

    而且近些年北方多災害,全賴南糧北運,若是收稅引起江南動蕩,到時朝廷如何處置?”

    朱慈烺眨著眼:“所以兒臣讓父皇放寬心,咱們先練兵,等練好了兵,那些跳梁小醜自然不敢亂來!”

    崇禎想了半天問道:“那如果朕隻在北方開海,作為試點如何?”

    朱慈烺見勸說無用隻好提出自己的折中方案:“父皇,兒臣覺得隻在北方不妥,大明出售之貨物生絲、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銅錢、藥材、棉布、書籍、紙張等等。

    其中過半來自南方,若是僅僅北方開海,那麽海商貨物都備不齊,如何出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