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八十章新三策(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572更新時間:2020-11-01 12:32:54

    賽伯溫覺得,現在來看,江南表麵上一片風平浪靜,士林商人對太子殿下俯首帖耳。

    但是實際上已經是猶如火藥桶一般,江南人是敢怒不敢言,殿下殺人容易,但是誅心確難。

    要想江南歸心,賽伯溫提出了三個建議。

    第一就是培養親太子的商戶,舊的商戶利益受損,自然難以籠絡,那麽太子不妨扶持新的商戶,到時候新舊對立,江南就難以擰成一股繩。

    第二就是給予百姓好處,士林商戶畢竟是江南之少數,江南最多的還是織工織戶和種田的百姓。

    而江南雖然繁榮,但是地主織坊主的盤剝更甚於北方,百姓雖然生活在魚米之鄉,但是不少人確吃不起米。

    第三個就是殺人誅心,士林所依仗的不過是科舉而已,而太子在江南,可以通過清查科舉舞弊、成立新的詩社文學社、招募幕僚官員、扶持一部分偏向太子的社團等方式。

    這樣就可以迅速拉攏一批文士,讓江南士林內亂,這樣三管齊下,保證不出一年江南就能大定!

    朱慈烺看完之後,確實覺得這個賽伯溫是個人才,第一條朱慈烺已經在做了,而且比起賽伯溫說的做的還要好。

    現在通過扶持培養和外貿許可證的分化,江南各地商會已經分裂。

    但是第二條和第三條朱慈烺還真的沒有專門做過,種田就不用說了,朱慈烺的皇明糧號一直在高價收糧,所以朱慈烺一直沒有關注過。

    這時候賽伯溫提起朱慈烺才想起,江南除了種糧食的糧戶之外,還有種棉花的棉戶,種桑養蠶的蠶農,種麻的等等。

    這些種棉花種桑樹養蠶的可不是都自己用了,一般情況下這些人要麽賣生棉,要麽就是紡成線賣,隻有很少一部分自己織布賣。

    蠶絲也是一樣,要麽賣蠶繭,要麽賣生絲,並不是所有養蠶戶都是織絲戶。

    這些生意裏麵這種低買高賣的現象依舊普遍,不過這事還真的要好好謀劃一下。

    朱慈烺記得胡雪岩好像就是因為中外生絲大戰中潰敗,最後破產。

    那個時候他曾經投入近兩千萬兩銀子,大明的生絲生產就算沒有這麽多,但是絕對相差不多。

    更何況如果生絲和棉花一起插手,需要的錢更多。

    而且這些東西收來儲存是個大問題,最後是轉賣還是自用又是個問題。

    想要抬高生絲和棉花的價格,隻能像糧食一樣,官府定一個最低收購價,你不收我收!

    到時候,這些商人隻能跟進提價,但是朱慈烺要是收的多了,怎麽用又是個麻煩。

    這兩樣又不是糧食,可以分銷各地。

    而且僅僅提高生絲和棉花的價格,要是布匹不跟著漲價那麽吃虧的還是那些外購原料織布的散戶。

    要是布匹跟著提價,那麽豈不是全大明的百姓都要掏腰包。

    所以這個事情跟糧食不一樣,想要解決應該從去中間環節著手,而不是朱慈烺自己動手一把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