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零八章完全兩碼事(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256更新時間:2020-11-15 22:13:36

    可惜運氣不佳,試運的海運船隊,在山東福島等處遭到颶風,損失船隻十艘,損失糧食五千石。攻擊者又占了上風,說:“河道可靠經常”而海道是“畏途”。

    正好這時,高拱被張居正排擠下台,海運沒有了後台支持。而張居正任用著名水利專家潘季馴治河,河運的環境好了很多,海運很快就下馬,河運的地位又得到了鞏固。

    自此大明再也沒有試過海運,後來倭寇橫行更是連提都沒有人提了。

    漕運成為大明命脈,民戶苦於徭役,軍戶人丁增加但是田地確越種越少,所以導致這些人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

    漕運弊端還有搭船送貨,不少漕船都為私商送貨,或者是上麵的官員夾帶私貨,導致運送的糧食不到運量的一半都有。

    再加上還有就是漕丁私用,凡事有錢有勢的人,隻要給這些軍頭或者役吏送些好處,這些人就會讓他們幫忙,或者拉纖,或者上貨下貨。

    心腸好的給點錢財吃食,有些人甚至把這當做自己家裏的特權理所應當。

    所以百姓和漕丁本來一月的徭役要幹兩個月,本來隻是中等辛苦的勞動變成了重度勞動,一年四次漕運動輒八九個月,幾乎把一家的壯勞力全部栓到此事上。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朱慈烺還看到了好的一麵,第一就是因為皇明糧號的糧食多走海運,這兩年漕運的壓力大減。

    不過地方上用漕運習慣了,這漕運徭役確並沒有停掉,有些地方改為折色,有些地方幹脆把漕役用於別處。

    因為皇明糧號雖然大部分采用海運,但是運河還是偶爾使用的,例如江淮山東等地的糧食,總不至於在轉到海裏繞道進京吧。

    沒有全部停掉,這些人就覺得有可乘之機,上麵沒人管,下麵自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所以漕運壓力下降了,百姓的賦稅壓力和徭役壓力確降低有限,這才有了羅教在漕丁之中傳播的情況。

    朱慈烺看完之後,沉默了半天,也就是說,他今天在金陵碼頭看到的情況跟漕運的問題完全是兩碼事。

    猶豫半天朱慈烺寫下一份奏章:。

    隨著海船數量的增加,漕運改為海運已經完全能夠實現,而且皇明糧號的糧食大半來源於自己購買,漕運征集的糧食隻占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間。

    加上北方雜糧的推廣,北方糧食缺口已經減少,完全能填補這一部分糧食缺口。

    原本朱慈烺以為漕運是養活這些人用的,如果貿然停了漕運這些漕丁豈不是沒有工作,沒有飯吃。

    但是詳細了解才知道,原來這些人要麽來自徭役,要麽來自漕運總督所管轄的兵丁。

    停掉漕運不僅不會讓這些人丟掉飯碗,反而能減輕他們的壓力,讓他們回歸田園。

    至於兩淮山東等地的糧食,朱慈烺完全可以就地儲存,如果確實需要外運,那麽招募人手付給工錢就是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