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二十九章請減田賦(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276更新時間:2020-11-25 11:34:52

    梁天賜拱手:“殿下,北方糧食豐收,糧價有下跌趨勢,特別是雜糧價格已經下跌了四分之一。

    但是皇明糧行的出售價格和收購價格都定死的,民間略有微詞,有百姓抱怨糧價過高。”

    朱慈烺眉頭一挑,不悅的說道:“抱怨糧價過高?雜糧價格不是降低了麽?能抱怨的都是吃得起小麥大米的人吧?

    ‘穀賤傷農’這十個字,你讀書的時候知道是什麽意思吧?這種事情還用匯報?”

    梁天賜拱手:“臣明白了。”

    朱慈烺想了想又問道:“糧食儲備的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梁天賜連忙說道:“各地庫房地址都已經選定,大部已經建成三分之一,存糧也在有序入庫,目前入庫存糧五千三百六十七萬石。”

    朱慈烺搖搖頭,五千萬石糧食還不夠大明全部百姓十天之用,差的還遠呢!

    不過這個事情不著急,大明現在能維持糧食夠用都不錯了。

    朱慈烺接著問道:“前線糧庫存糧怎麽樣了?”

    梁天賜拱拱手:“已經跟總後勤部交接糧食兩千萬石,今年總後勤部的訂單全部完成,明年總後勤部又訂購三千萬石在遼東,臣已經準備好調運計劃。”

    朱慈烺滿意的點點頭:“很好!糧食的事情不僅僅是生意,他是大明的根基,切不可輕忽。

    至於因為維持高糧價的些許流言,你不必理會,百姓才過幾天好日子,這幫人又坐不住了!想從百姓身上喝血!”

    梁天賜聽了這話知道自己再說什麽都沒有用了,太子已經給這件事定性了,給這些人也定性了。

    梁天賜退下之後,朱慈烺想起一事,提筆寫了一份奏章:,遞往京城。

    隨著大明經濟的恢複,天賦在財政收入中的占比越來越低,但是偏偏又是這個和百姓息息相關。

    減少田賦是最普惠的惠民政策,特別是困難家庭最能感受到朝廷的誠意。

    奏章中,朱慈烺提議明年崇禎的第一道聖旨就頒發這個減田賦的聖旨,到時候肯定天下民心歸附。

    而這次減田賦的規模也達到了三分之一,也就是三百萬兩銀子左右。

    沒錯大明的田賦大漲了,田賦的錢數沒有增長,但是繳納田賦的田地數目確擴大了一倍。

    為什麽這些地主百姓突然變得這麽好說話,把隱瞞的田地都報上來交稅了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今年年初的時候,朱慈烺安排刑部更改了田地認證舉證問題,得到崇禎的允許頒布了大明律司法解釋崇禎十年版。

    修改很簡單,以後證明土地歸屬不在把地契作為唯一證據,而是根據誰交稅誰擁有的原則進行。

    也就是說這塊地誰交的稅,並交稅達到十年以上,這塊地就認定是他的,如果原土地主人提出上訴,則地契不予采納。

    還有就是如果三年沒有交稅的土地,則按照荒地處置,任何人都可以申請開墾,開墾之後隻要交稅滿十年這塊土地的擁有權就歸開墾者所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