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零一章誰也不是傻子(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704更新時間:2020-12-31 11:17:15

    跟太子說大明國籍高貴才願意加入,那僅僅是一個方麵,規避風險才是主要原因,隻要人還在就還有希望。

    果然,太子雖然不滿他們這種夾帶傳教的行為,但太子還是念舊情的,並沒有禁止他們傳教。

    雖然提出了這麽多限製,但是對於湯若望等人來說,這豈不是正是太子給他們指了一條路。

    代表著隻要他們不越過太子劃的這條線,那麽就可以隨便傳教了。

    處理了湯若望等人的宗教問題,又給移民政策打了個補丁,傳教士不作為技術人員,不允許在加入大明國籍。

    並且一般宗教人士,入籍審核將會更嚴格。

    朱慈烺正在查看今年海船建造統計和存量統計。

    今年大明所有船廠生產五百噸以上的海船三百八十艘,其中五百到八百噸的海船二百八十七艘,八百到一千八百噸的海船六十八艘。

    一千八到兩千八百噸的二十五艘,兩千八百噸以上的有四艘,四艘兩千八百噸以上的船其中有一艘還是膠州船廠建造的龍船,兩艘是天津船廠建造的戰船。

    也就是民間船廠今年僅有一艘兩千八百噸以上的商船建成。

    這樣看來,大明造船不僅規模上不足,質量上也不足。

    荷蘭被譽為海上馬車夫,商船最多的時候保有一萬五千餘艘,如果大明以現在的造船速度,想要達到這樣的數量就需要五十年的時間。

    而一艘商船的使用年限一般都是三十年左右,顯然大明造船能力還要加強!

    質量上也是,大明船廠建造的絕大多數船隻都是八百噸以下的海船,這種船並不適合洲際遠程航行。

    也就是說朱慈烺想要開發美洲和大洋洲,這些船效率會很低,所以除了增多,還要增大。

    當然大明剛解禁造船業沒有多久,各商會也是剛拿到貿易許可,造船需求還需要持續釋放。

    相信在等兩年造船業將會更加繁榮。

    除了造船數量之外,船隻存量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大明海船存量僅有八千多艘,其中鄭芝龍登記了二千餘條海船,大明海軍後勤部登記了海船一千多艘。

    剩下的十二個商會登記的海船四千多艘,這個數量僅僅是歐洲海船數量的三分之一而已。

    不過朱慈烺這次趁著荷蘭鬱金香事件經濟大蕭條,從歐洲買回了兩千多艘荷蘭海船,還招募了不少破產的船匠還有無業的海員。

    這些人會在明年年底陸續到達大明,到時候大明無論是船隻存量還是造船工業都能取得進步。

    買船的錢是各商行和皇明海貿從皇明銀行借款完成的。

    現在荷蘭經濟大蕭條,船廠破產、商船主破產、市民破產、船員破產。

    大明以救世主的姿態來到荷蘭,瘋狂收購這些資產,這無異於對荷蘭人的恩賜。

    荷蘭政府也急需甩掉這個包袱,大明因為墾殖移民等政策,有大量的船隻缺口。

    而且朱慈烺也想更全麵的吸收歐式帆船工藝,畢竟大明造船也已經停步了百年以上,需要這些新思想來衝擊一下,讓大家產生新的火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