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二十七章締造者的聲音(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626更新時間:2021-01-13 20:32:02

    雖然後來軍隊改革,但是太子派出監軍的製度並沒有變,新軍所有的調動、物資供應、軍餉發放等等都在東宮的監督之下。

    而錦衣衛更是隨時監督著新軍的異動。

    更何況參謀部更是朱慈烺親自挑選成立。

    除了參謀部再說後勤,當初崇禎為了擔心朱慈烺完全掌握火器製造對內廷不是好事,所以要求曹化淳在內廷也設立了火槍生產作坊。

    那個時候火槍生產兩邊產能還是相當的,甚至內廷一度因為巧匠眾多,朱慈烺還要從內廷借人。

    但是打仗不是隻抗一杆火繩槍上戰場就行的,各種武器陸續研發,朱慈烺的火器廠規模越來越大,生產的門類越來越多。

    到後來,新軍更是以燧發槍代替了火繩槍,內廷還在生產老式的火繩槍。

    不僅僅是火繩槍,各種口徑的火炮,各種彈藥,好有其他軍用物品,都是由朱慈烺在生產。

    內廷依舊在生產火繩槍,雖然大明新軍不用了,但是高麗新軍還在用火繩槍,又有倭六國也在用,後來墾殖公司也在用,現在賞金獵人團也可以購買。

    總之內廷絲毫沒有覺得自己生產的東西落後,反而因為源源不斷的訂單掙來的錢財沾沾自喜。

    而後勤物資的調運,新軍一直都是由東宮負責,即使改革之後,依舊是東宮負責,統計司每年撥付軍費,實際上都是撥付給東宮,然後東宮在分配下去。

    各軍隊增加裝備,組織訓練演習,打仗、安置戰死傷殘士卒等等事務都要經過東宮。

    再有新軍所有的軍醫都是皇仁堂的醫學院培養,所有的糧食都是皇明糧號轉運。

    大明新軍方方麵麵都離不開東宮,隻要朱慈烺不願意,誰都別想調動新軍。

    同樣隻要東宮出事,那麽新軍也必定會亂。

    東宮參與了新軍的方方麵麵,新軍深深的打著東宮的烙印。

    所以當朱慈烺感覺到崇禎對他有戒備情緒之後,他第一時間並不是想著去控製軍隊。

    因為軍隊從來都沒有脫離過他的掌控。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什麽朱慈烺搞不清楚。

    但是朱慈烺絕對不相信,他已經掌握了軍權、財權、錦衣衛、外交、輿論等一係列權利之後,還有誰能不經過他的允許把他趕下台!

    所以這次巡視,朱慈烺的計劃是加強各部的聯動,還有理清各商號的管理,讓東宮對他們的管轄更規範。

    防止有人在他不在京城的時候乘虛而入。

    還有就是加強一下東宮隊財權的掌控,隨著大明稅收收入的增長,這些人總覺得大明已經穩定了,經濟已經複蘇了。x

    這給了他們一種沒有東宮的參與他們也能幹的很好的錯覺。

    朱慈烺就是要打碎他們的幻想,讓他們知道,沒有東宮的幫助,沒有皇明係的參與,他們啥也不是,啥也幹不成!

    統計大明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手打吧!x

    喜歡統計大明請大家收藏:統計大明手打吧。div

    /br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