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零五章維持幣值穩定(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860更新時間:2021-04-05 11:20:31

    冶鐵管事站起來:“回稟陛下,今年除了對永平地區進行擴產之外,邯鄲礦區,馬鞍山礦區和遼東的鞍山礦區三個礦區將進行重點擴建。

    而新建的礦區包括河套礦區、交趾礦區、恒河礦區三個為重點。

    去年皇明冶鐵共生產生鐵三十一萬噸,生產鋼十四萬噸,今年經過擴建之後,預計生產的生鐵將超過四十萬噸,鋼產量也會達到十八萬噸。”

    擴產的礦區就不用說了,要麽就是資源密集,要麽就是靠近消耗市場。

    而新建的礦區河套礦區主要是為了應對西北地區的需要,那裏的礦石據說含有稀土,不過朱慈烺現在也顧不得浪費不浪費了。

    浪費了一份能搶回來十份,那就是劃算的!

    交趾礦就更不用說了,為了這個分裂了安南,最後幹脆納入直接統治,雖然糧食生產是主要目的,但是鐵礦也不能放棄。

    以前怕技術放在國外被安南人學去了,現在安南人不存在了,那還怕個屁,朱慈烺早就想在那安置一個煤鐵聯合體,形成一個重工業中心,增加那裏的權重,以後也就不會再有人提出撤軍了。

    而恒河礦區,更是為了戰爭需要了,雖然大明規定武器彈藥必須由皇家直供,必須在京津地區生產。

    但是除了武器彈藥之外,需要用到鐵的地方也很多啊,首先就是各種冷兵器,不可能給所有的反抗軍都配備火槍吧,一個沒有必要,第二也不需要這麽浪費。

    再有生活的方方麵麵都離不開鐵器,人家說破船還有三千釘呢!再加上農具等等,藩國的武器裝備農民使用等等。

    總之這裏建廠不僅能減少運輸成本還能賣錢,是一個相當好的主意,當然這裏大明隻打算練鐵和炒鋼法煉鋼,更先進的技術,還不允許出關內。

    鋼鐵產量是工業的基礎,也是二戰之前衡量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標誌,雖然皇明冶鐵鋼鐵產量增加的並不快,但是大明的整體鋼鐵產量確已經非常可觀。

    按照統計部的預估,去年大明境內生鐵總產量應該突破了六十萬噸,鋼產量也突破了二十萬噸。

    而在大機器生產才剛剛開始的時代,沒有各種鋼鐵機器消耗,沒有鐵路消耗,沒有鐵船消耗,這個鋼鐵產量已經足夠滿足大明所需。

    所以鋼鐵價格是比較穩定的,因為皇明商號控製了產量的一半以上,自然左右著市場價格。

    不過隨著去年蒸汽機的擴產,各種鐵製機器陸續出現,一台蒸汽機本身就要耗費生鐵和鋼材超過兩噸,再加上各種管線輕輕鬆鬆三五噸。

    去年大明一共生產了五百多部蒸汽機,其中抽水蒸汽機三百八十多部占據絕大多數,特殊形勢,不得不側重。

    不過蒸汽機工坊那邊隨著蒸汽機床的應用和生產線的建立,今年產量暴增是肯定的,現在還不至於影響鋼鐵價格,一千台不過才消耗五千噸鋼鐵。

    最新網址:x.la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