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一十六章隨便聊聊(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308更新時間:2021-04-10 23:27:49

    如果養的是強軍還好,結果養的軍隊毫無戰力,宋徽宗時數次北征接連失敗,軍隊損耗補充的龐大開支,加上金人南下各地勤王軍隊數百萬人前往汴京,最終壓垮了北宋的財政。

    這是北宋滅亡的軍事原因。

    第三就是國力原因,北宋有三易回河,從宋仁宗時起,因為黃河改道北流入遼國地界,因為連年水災,加上擔心遼國利用黃河北流之機會河北半壁再無大河險。

    所以決定把黃河改道到六塔河東流,宋仁宗把這個當做百年大計來幹,最後改道失敗,半個河北變成澤國淹成白地。

    這是第一次回河。

    神宗時,宋神宗繼續命王安石繼續回河,這次直接導致黃河奪淮入海,整個淮北變成澤國,良田被衝毀三十萬傾,這個麵積已經占據了北宋良田麵積的十五分之一左右。

    神宗死哲宗即位,這位還是不接受前代教訓,繼續開展回河,這次更是導致河北、蘇北和山東大部被大水衝為白地。

    三易回河,北宋通過三代人的不斷作死,“哪裏富庶就用洪水衝哪裏”,最終成功把河北變成白地十室九空,把山東蘇北等產量重地也變成赤貧之地。

    黃河水災也因為沒有得到係統性治理連年泛濫,一直到元末明初,咱們依舊在直河。

    在這種國力之下,宋徽宗還想著收複燕雲十六州,所以接連失敗,最後金軍南下的時候都不願意走河北,選擇從山西南下,因為河北已經沒啥可搶的了。

    這也是大宋到了最後竟然兩省之地供應不起郭藥師十萬人的原因,汴京附近百萬勤王軍要吃糧,南方運來的糧食幾乎被這些人消耗殆盡。

    而河北那是真沒有糧食,連人都沒有怎麽種出來糧食?

    父皇還記得嶽飛麽?書的嶽飛傳,他不就是因為水災他娘帶著他乞討。

    這也是為什麽北宋迅速的丟掉了河北山東等廣大地區之後,南宋還能堅持的原因之一,因為山東河北等淮河以北已經完全糜爛,根本不足以組織像樣的抵抗。

    但是過了淮河,大宋江南無論人口還是國力還是能維持的。隻要國力基礎還在,哪怕蒙古人滅亡了整個歐亞大陸大半國家,南宋依舊能堅持這麽長時間。

    以上三條,就是北宋滅亡的根本原因,和這三件事相比,艮嶽不過是事,在曆代修建的宮殿之中,艮嶽也不過是一般而已。漢朝的長樂未央,唐朝的大明宮等等也沒有見導致滅國。

    由此可見,皇上花點錢,不至於把國家花破產了,皇上能花多少。

    但是錯誤的國策才是國家滅亡的根本原因。

    皇帝不作為固然可恨,但是沒有那個本事,胡亂作為,一樣會導致滅國。

    如果宋徽宗能緊守國門,在遼國被金國痛揍的時候不是去選擇湊熱鬧,或者是把西夏滅了占據了河套,金國別南下滅宋,就是想要占據住燕雲十六州都困難。

    所以努力不一定就是明君,也可能隻是在瞎忙活,把事情變得更糟。”

    崇禎不樂意了,朕是在提醒你,在警醒你!你咋還諷刺上朕來了!過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