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七十七章 內閣預算案完(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254更新時間:2021-05-10 13:58:46

    再說了,讓這些人經營驛站,指不定又給他搞成官員親屬們的福利院呢!

    朱慈烺為了完善皇明驛站係統付出了多少心血,賠進去多少錢,好不容易有收支平衡的希望,這些人又想來摘果子,門也沒有!

    關內的驛站還好大部分線路都能掙錢,通過送信,送遞包裹,或者信鴿急傳,還有接待過往行商等等,依靠著關內密集的人口,驛站最次也能自負盈虧。

    但是到了關外情況就比較差了,人員稀少,驛站又是五十裏一個,聯通各個墾殖公司和駐軍,來往的信件包裹極少,而關內遷移的移民又都是窮人,基本上都是吃哪種最便宜的飯,睡大通鋪。

    還不是每天都有,所以整個驛站係統是用關內掙的錢補貼關外。

    這些人估計是看到關內寄遞業務的繁榮,以為有利可圖,所以想分一杯羹,又不願意自己出錢建立驛站,所以想蹭皇明驛站。

    再往下翻,外交部和理藩院都有一些增建計劃,因為是大明的臉麵,所以每一個大使館和理藩院建的時候規格都比較高,動輒十幾萬幾十萬兩白銀。

    一個兩個還好,這數量一多總造價也過了百萬,這些都是小事。批準了!

    最後翻到工業部這邊,希望成立示範工廠,朱慈烺對此不怎麽感冒,不管是官辦經營還是官督商辦,最後都會證明沒有商人自己搞效益好,甚至可能虧錢。

    官辦的壞處不必細說,單說官辦往往要承擔社會責任,各種福利要拉滿,而商人自己搞,恨不得工資都給你扣光,一年恨不得讓你幹三百六十五天,根本不關心員工死活,這些都是官辦沒法搞的。

    你包袱比別人重,怎麽跟別人比?所以這個示範工廠搞不好最後就會成為笑話。

    朱慈烺都不敢搞的事情,內閣拾起來,真是不知死活。

    朱慈烺為什麽把輕工業這一塊逐漸從直接辦廠轉變為賣機器為主,除了讓利之外也是知道自己經營不過這些商人。

    皇明商號依靠的一個是品牌一個是壟斷,當然主要還是靠壟斷貿易才能一直這麽掙錢。

    隨著蒸汽機的逐漸普及,辦工廠的商人越來越多,朱慈烺會逐漸退出一些和百姓競爭的行業,結果朱慈烺這邊一退內閣確看到了機會湊了上來。

    朱慈烺想了想最後還是批複了,有些人不撞的頭破血流就不知道悔改,反正不管誰買機器最後都是皇明商號掙錢,工業部願意搞就搞去。

    商務部計劃明年主要梳理藩國關稅,這個也準了,現在各藩國都在模仿大明成立海關,但是稅收上因為各自考量互不相同,這不利於商品流通,特別是大明商人對於各地的高稅收怨聲載道。

    他們恨不得一分錢不交才好,不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商務部的目標就是跟各國協商一個合理的關稅額度。

    先從藩國開始,以後再考慮跟其餘非大明藩國的國家協商關稅。

    朱慈烺很滿意,總算有一個幹正事的衙門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