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四十五章大明的超級城市群(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180更新時間:2021-06-16 09:20:24

    雖然陛下的很有道理,但是真的很不甘心就這樣結束了。

    朱慈烺看著李通不話,心裏也很無奈,大明不能一直打仗,軍工後勤工業雖然也掙錢,但軍工不能占據工業的比重太大。

    這些年大明對於軍工和重工業的傾斜已經很明顯了,朱慈烺可不想走上紅毛失敗的道路。

    民生相關的輕工業需要建設,百姓對於生活質量提高的願望要滿足,不能經濟連年增長百姓確依舊在溫飽線徘徊。

    錢就那麽多,往一個方向傾斜另一個方向自然就會減少。

    而且隨著大明開始城市化加快,基礎設施的矛盾已經開始尖銳,不僅是京城這樣,大明不少百萬人城市都在朝著兩百萬方向邁進。

    而那些五十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也朝著百萬狂奔。

    城市群的現象也開始出現,京城、津和永平三個點組成的京津永城市群。長三角更是紮堆了鬆江、蘇州、金陵和一批中型城市。

    杭州灣杭州城帶著一批中城市也在起飛。

    聽著很美好,但是對於朝廷來這就是全新挑戰,城市群的互聯,城市功能重疊部分,產業重疊競爭等等問題都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對於朱慈烺來,以後也是問題,從後世的情況來看城市化加劇之後城市病問題也困擾著這些超大城市。

    那麽大明是不是要在城市病發生之前就限製這種趨勢。

    有人覺得以前的朝代為了限製京城人口過多強製百姓遷出,這是一種愚昧,超大城市世界第一聽著多高大上。

    但是其實這裏麵的問題你不親自麵對你就不知道有多麻煩。

    為什麽京城到津這一段路要優先修鐵路優先修公路?就是因為這裏是大明最繁忙的一段公路。

    大明京城兩百萬人口,每至少要吃掉兩萬石的糧食,一輛四輪馬車載重十到二十石之間,也就是一從津到京城的馬車就要一千到兩千輛。

    糧車走完這段路要五到六的時間,也就是,這一來一回之前,這段路光糧車就要兩萬輛不停的來回運送。

    這麽多的糧食又至少需要四到五條船才能運輸,從江南運糧一趟需要大半個月,從東南亞或者新幾內亞島那邊運送糧食更是需要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

    假設一需要四船糧食,平均運送時間四十,一來一回就需要三百二十條大船來回運輸才夠京城的糧食的正常供應。

    這還不包括京城附近和津永平的人口糧食問題。

    這還僅僅是糧食,大明京城百姓能光吃糧食啥都不幹麽?

    你再看後世,那些超大型城市還不是要想法設法的分流人口。

    再了,後世的城市那是立體化的城市高樓大廈,住宅樓都是幾十層樓高。

    大明的城市現在都是扁平化的,兩層的房子都少。後世有汽車有公交車有地鐵,通勤壓力比現在的大明要的多。

    大明京城現在的規模南北長三十多裏,東西長四十多裏,人的平均步行速度是每時十裏左右。

    如果人口繼續擴張,這種通勤距離簡直就是災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