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七十五章出去浪(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480更新時間:2021-07-02 00:00:36

    崇禎出遊的興致剛到宛平就被打擊到了,如果整個大明都是這樣,那還真的不看也罷。

    朱慈烺到是很理解,皮革中心嘛有味道是正常,汙染對於這個時代不是什麽大問題,這並不是落後,這反而是繁榮的標誌。

    顯然要是隻有一家兩家廠不會搞得全城都是臭味。

    中午的時候,崇禎和朱慈烺聚集在一個上風口的位置才好一點:“這裏為何如此之臭?這樣的地方就在京城左近,太影響大明形象了,不如遷走。”

    朱慈烺笑了:“那可不行,這邊是從山西那邊過來的皮貨的集散地,包括歸化城等的皮貨都要在這處理然後運到通州天津南下。

    一張皮便宜的幾十文,貴的數兩銀子乃至數十兩,宛平這裏一年處理了數千萬張皮革,光稅收都有百萬兩銀子。

    更不要說這裏還有二十多萬人依靠這些生活,要是遷移,這些人生活怎麽辦?”

    朱慈烺喜歡大氅,不僅自己喜歡穿,還喜歡送給朝臣和將領各種皮革的大氅,包括內廷崇禎等人高檔的皮革大氅每年都有。

    例如當初從北疆尋到的白狐皮,後來的白熊皮,狐皮,狐嗉皮大氅等等。今年從莫臥兒那邊更是進貢了一張孟加拉白虎皮的大氅,被朱慈烺送給崇禎。

    皇上對這種東西的偏愛,就導致民間的流行,官員出行穿這個,皇家也穿這個,那有錢的商人不買個高檔的怎麽好意思?

    一般百姓買不起好的,但是羊皮鹿皮牛皮的還是能咬牙置辦一件的。

    有些人為了顯得自己有不到深秋就把大氅披在身上招搖過市,即使廣州這個的地方冬天依舊有人穿著單衣披著大氅出門,可見大明對大氅的風尚。

    在大明如果家裏沒有一件皮毛大氅,那麽你都不好意思過冬,冬天的婚禮上新郎官要是穿不起一件大氅迎親就會被人懷疑你的財力。

    除了大氅之外,明軍現在財力越來越雄厚,各種皮革製品開始在軍中配備,皮革軍靴,皮革槍套,皮手套,皮帶等等催生出龐大的市場。

    皮鞋也開始從上到下的流行,不僅好看而且耐磨。皮帶在民間也取代了褲腰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

    朱慈烺之所以如此不遺餘力的推行大氅等皮革製品,為的就是促進蒙古、西北和北疆的開發。

    這些都是皮革的重要產地,如果大明對皮革有著巨大的需求,那麽這些地方無論是養殖還是獵殺野生都是一種不錯的生意。

    一張完整的鹿皮價值幾兩銀子,一張完整的熊皮價值更是上百兩,這豐厚的回報讓大家願意到這些地方尋找發財的機會。

    更何況新大陸還有海量的野牛等資源等著開發,那邊的皮革也需要銷路。

    最次也能給賞金獵人們開一條新的財路,讓大明的賞金獵人們不至於因為不賺錢而解散。

    而宛平的皮革製品基地還不是最大的,大明最大的皮革加工基地有三個,第一個是張家口,第二個是營口,第三個是河套九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