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九十七章歸化城外(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488更新時間:2021-07-12 10:48:38

    而遊牧民族確可以趁著農耕民族疲憊或者行軍途中尋找合適的時間地點隨時發動進攻。

    而牧區劃定之後,草原百姓結束了遊牧,開始建造穩定的牧區建造穩定的房屋牧舍,有上通下達的行政網絡,購買物資和賣出物產都變得簡單。遇到災害由大明政府提供扶持救濟。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有這些就夠了。

    而且從曆史進程上來看,隻要農耕民族進入了工業化,生產力暴漲,那麽遊牧民族僅有的優勢被迅速拉開的實力差距填平超越。

    然後遊牧民族就再也沒有抬起頭顱,隻能依附於農耕民族存在。

    規劃到大同再到赤峰這一線,是當初大明跟建奴爭奪蒙古統治權的時候主要的蒙古部落安置區。

    靠近中原關內,有繁榮的商業,有皇明牧業的技術支持和產品收購許諾,在種植牧草之後,原本的土地能養活更多的牲畜,再加上玉米和紅薯等等農作物的種植。

    這邊的牧民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牧民,而是半牧半耕的牧民,效果很不錯,這裏集中了超過一半的蒙古人。

    現在大明麵臨的問題是,蒙古人已經開始偏向長城和科爾沁地區聚集,中部和西部草原出現了巨大的真空區,不少中亞的遊牧民族看到這個機會開始朝這邊遷移。

    其中有很多都是被準噶爾和沙俄欺壓的遊牧民族。

    朱慈烺擔心蒙古退出草原之後,草原上新的勢力又取代蒙古人再來一個一統草原。

    所以改土歸流之後,朝廷需要盡快劃分牧區,把一部分人北遷填補這些空缺。這些牧民帶著長城外太舒服了就不肯走了。

    一個是這邊方便生產生活,離大明關內近,牛羊好賣,就是各種奶製品都能賣錢,這要是朝北遷移安全問題怎麽解決?買賣東西都不方便。

    這也是朱慈烺要把這些部落墾殖公司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讓他們抱團取暖,給予資金支持,給予皇明商號的支持承諾,讓他們安心北上。

    其實歸化城位於東套的邊緣,也是河套的一部分,再往東就是大同府了,朱慈烺沒有必要繼續往北。

    額哲部就在歸化城東等著朱慈烺的到來,半個月之前禁衛軍第二師已經到了大同城布防,朱慈烺自己又親自帶著禁衛騎兵師,這幫人自然知道乖順。

    因為朱慈烺早在五六年之前就命令禁止給他送女人的行為,又是按照販賣人口論罪啥的,自然每人觸他的黴頭。

    拍不了皇上的馬屁就有人覺得可以拍太上皇的馬屁,這才有了送美女這一幕,崇禎可沒有禁止給他送女人,實際上以前他老丈人就是幹這個的,皇上也沒有見怎麽著。

    隻不過後來這位國丈因為犯事被丟進了玉泉宮養老,崇禎的美女進貢來源才中斷了。

    正因為中斷了,不少人才看到了機會,崇禎已經兩三年沒有嚐鮮了,還有什麽比這個更讓崇禎驚喜的?

    要知道這次皇上跟太上皇可是一起出來的,這表示太上皇能跟皇上說上話不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