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重組北疆墾殖公司(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206更新時間:2021-09-18 13:08:15

    朱慈烺敲著桌子:“愛卿說的有理,這樣吧,當地生活的部族,從登記造冊之日開始算起,隻要達到十年的居住年限並且不通話口語考試通過,那麽就可以獲得公民身份,同樣免除入籍稅。”

    孫傳庭又不滿意了:“那敢問陛下,這些人茹毛飲血,刀耕火種,很多還沒有脫離蒙昧狀態,內閣又如何實現改土歸流?當地本來就漢人比例偏低,這樣貿然增加公民數量,那麽這些地方根本無法算做納入大明文明。

    就像西南地區,如果不能實現改土歸流,不能讓漢人的比例占據絕對多數,那麽以後必然會導致新的動亂。”

    朱慈烺揉了揉腦袋:“你說的有理,那你有什麽好建議麽?”

    孫傳庭拱手:“臣以為,成為公民不能為了成為公民而成為公民,大明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入籍製度,還有就是這些北疆部族,大明完全可以仿造蒙古部族的例子進行分區墾殖公司化。

    然後在他們之間在填充一部分其餘地區的非公民,在添加一部分漢人公民,大家文化不同,語言不通,聚合在一起,隻能使用漢語,而不同的文化逐漸被趨同的漢文化取代。

    但是這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北疆根本沒有那麽多的漢人公民,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對現有的墾殖公司進行拆分。

    臣建議不如趁這個機會,對北疆的墾殖公司體係進行重新規劃,正好這些年不少墾殖公司也積累了不少的實力,拆分之後漢人無論是在資產上還是人數上都能取得一定優勢。

    這樣自然就容易形成文明高地,使得其他異族爭相效仿大明百姓。

    而新的墾殖公司也結束之前的放養模式,而改為接受內閣管轄的府縣模式,墾殖公司隻是府縣內的一個公司,完全剝離其行政屬性,這樣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北疆的問題。”

    朱慈烺雖然覺得孫傳庭說的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怎麽聽都像是對方想要從他手裏拿走更多的好處。

    如果北疆納入內閣管轄,那麽內閣的權利就更大了,北疆可是大明第一批開發的關外土地,也是投入的墾殖公司最多的地方。

    加上東北地區,前前後後有一百多個墾殖公司在那邊,遷移的總人口達到千萬。

    後來通過移民政策的吸引,這個數量又被拔高。

    就目前來看,整個北疆的漢人總人口已經突破了一千六百萬,當然這些人主要還是以東北為主,然後是黑龍江和北海城為線,再往北人反而更少了。

    如果大明在北疆把墾殖公司體係進行拆分,然後吸納新的當地原住民和以後的其餘地方的非公民,那麽吸收個兩千萬人都不會有大問題。

    而北疆地區大明有三千萬以上的人口,那這裏就是開發完成狀態了,根本就不用擔心什麽後勤供給問題。

    就算北疆的產出再低,三千萬人口養活一兩百萬軍隊還是很輕鬆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