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三省吾身(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100更新時間:2021-09-28 21:23:52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平凡,曾經的朱慈烺還能依靠著穿越者的先知優勢帶領大明走出苦難走出滅亡的危局。

    但是當大明轉危為安之後,當大明越來越龐大,越來越需要高超的統治技巧來統治的時候,朱慈烺發現人力有時而窮,他並不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

    讓他坐在大明最聰明的人的上方統禦他們,朱慈烺現在越來越依靠著權利本身越來越依靠階級和血統。

    隻需證明了他天生高貴,那麽即使他笨一點,任性一點,天真一點,依舊有人為他奔走,為他擦地。

    治大國如烹小鮮,大明走到今天,新貴族和就貴族的矛盾,新學和儒學的矛盾,還有公民和非公民的矛盾,這三個是大明現階段最大的問題。

    而未來的問題還有皇權和資本之間的矛盾,皇權和民權的矛盾,貧富差距的矛盾。

    這些問題不要說朱慈烺的智商,就是後世世界這麽多人口那麽多國家最後還不是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這些矛盾每一個積聚到最後請者火並,重則就是叛亂戰爭,打贏了還好皇權得以延續,要是打輸了他們老朱家就會再次被送上斷頭台。

    所以朱慈烺每天都會三省吾身,確保在這種種利益之間達成平衡。

    當光著腳的時候,那時候啥都敢幹,崇禎八年剛獨立建府的朱慈烺都有打算一切打爛了之後從新再來,也想過大不了先逃到江南然後再北伐。

    但現在辛辛苦苦建立了大明今天的基業之後,再讓他打爛從新來一遍,他不舍得,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做到,大概率是做不到吧。

    舊貴族不能取消,儒學不能取締,非公民值得同情,但是不能平權,說到底朱慈烺能有今天的一切依靠的還是公民,還是大明自己的百姓。

    所以大明明明土地產出的糧食夠所有人口吃飽飯,但朱慈烺對於關外地區的食不果腹視而不見,隻有在真正饑荒的時候才會弄一些糧食去救援。

    因為關外是非公民,如果普及了糧食、教育和衛生這些,那麽怎麽顯得關內更高貴?朱慈烺又怎麽籠絡關內的人心呢?

    儒學不能取締,因為大明還有百分之四十多的官員是儒家出身,尤其是關外地區的儒學官員更多,取締儒學肯定會讓這些人離心離德。

    他們可能沒有本事推翻大明,但是他們確能支持別人推翻大明,就像寧玩我範永鬥那樣的人,給自己編織一個自認為對的理由就行了。

    儒家的體係寄生於大明的封建田畝製度,很多舊式的地主其實要麽是儒家的簇擁,要麽其本身就是儒家的一部分。

    大明雖然開新學,然後大規模移民,使得關內的地主勢力遭遇嚴重打擊,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的地窖裏還不知道埋藏著多少金銀呢。

    再加上一些地主轉型搞工業,一部分儒家開始學新學,這些人也許搞建設不行,想要破壞,那可比建設容易的多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