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內閣的生意經(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492更新時間:2022-03-17 22:26:06

    既然陛下不願意把食品產業交出來,那麽內閣再想要都沒有什麽用,你要是非硬要,那你就要滾蛋了。

    其實這些年來內閣也是看到了皇明商號經營的暴利,所以自己也投資建設了不少的工廠企業。

    例如輪台鋼鐵廠,這個就是由內閣出資修建,當初那裏是朱慈烺看不上的工廠。

    但是隨著準噶爾汗國的突然崩盤,大明挺近中亞,那裏成為了大明通往伏爾加河大鐵路計劃中的一個重要鋼鐵廠。

    按照規劃,那裏不但要具備生產鋼軌和各種鐵路建設配件的能力,那裏還將建造一個火車用蒸汽機廠,火車頭製造廠。

    輪台鋼鐵廠一躍成為大明渤海灣地區之外科技水平最高的一個鋼鐵廠,下麵的軋鋼廠,車廂廠,火車頭廠等等分廠也都陸續建設完成。

    這些行業可都是大明的朝陽產業,關鍵還都是內庫投資,生產出來的東西隻要質量有保證銷路完全不用擔心。

    這樣成功的例子還有鬆江造船廠,珠江造船廠,紅河口造船廠,各地的水泥廠,小鋼廠這些。

    失敗的例子也有,例如內河航運公司,駝隊運輸公司,紡織廠,自行車廠,食品廠等等。

    內河航運公司和駝隊運輸公司之所以失敗那是因為競爭不過民間的運輸公司。

    民間運輸公司,線路更靈活,價格更低,百姓更能吃苦,小件運輸和短途運輸爭不過。

    而大件運輸長距離運輸,又比不上大型物流公司,尤其是朱姬潤的運輸公司和皇明快遞物流公司。

    紡織廠也是一樣,這玩意官辦資本,沒有壟斷,沒有技術優勢的情況下,很難競爭的過民間企業。

    自行車廠本來也是大明的高新科技企業,隻有皇明商號跟內閣才有能力製造。

    但是隨著大明放寬了對機器的限製之後,工人素質提高了,不少民間廠家也能生產了。

    內閣高端市場爭不過皇明商號,低端市場有爭不過民間資本,可謂是高不成低不就。

    最後就是食品行業了,老百姓衣食住行,那是生活必須,按道理來說,吃飯的生意還不好做?誰能不吃飯?

    但是內閣投入這個行業偏偏就是不賺錢。

    應該說是陳玄做皇明商號大管事那五年,把皇明商號食品相關的生意做的太好了,做到了極致,讓內閣不僅沒法超越,還追趕不上,被狠狠的甩在後麵。

    賣糧食內閣幹過,賣加工成品內閣也幹過,為了推進銷售,內閣也學習皇明商號在全國推行專賣店。

    結果店鋪建的像衙門,請的活計像衙役,來的客人像犯人,中間貪汙挪用吃回扣,以此充好,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各種下三濫的行為都出現了。

    內閣可謂是即賠了錢也丟了名聲,這些生意現在還能苟延殘喘,那完全是靠著內閣官方采購續命。

    隻不過靠著官府采購續命的企業是個什麽鬼樣子,朱慈烺不用去看都知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