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參觀行宮(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486更新時間:2022-03-25 22:18:18

    朱慈烺擺擺手:“好了,不必如此,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下次接待問清楚他們的需求就是了。

    不要搞那些你以為的,要想真的讓人家賓至如歸,你就好好的問問人家人家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有些人就是喜歡自作聰敏,自己作戰衙門裏指導田地裏的百姓怎麽種地,自己不下工廠指導工廠該怎麽生產……”

    管事的低頭應是,說道這裏朱慈烺也停下了,這個時候說這些就沒意思了,幾人繼續參觀,總體來說這邊的建造是用心的,能利用有限的撥款把這裏建到這個規模,證明這個管事還是有水平的。

    最後朱慈烺去看了電報室和電話室。

    這裏有大明最長的一條電話線,從京城直達承德,也是一條試驗線路。

    對於大明來說有線電報還沒有完全普及的時候電話就發明了,有些人就覺得這建有線電報的錢是不是浪費了。

    其實朱慈烺知道,有線電報出現了那麽多年,後世到了七八十年代,還不是有些地方沒有通電話隻能通過發電報聯係。

    電話的成本要比電報高的多了,而且製造難度和耗費的材料也比有線電報要多。

    更何況在有線電報之後,還有無線電報大明沒有搞出來呢。

    而無線電這一塊朱慈烺完全是兩眼一抹黑,啥二極管啥放大信號塔,啥信號接收裝置這些東西,他也就是偶爾在書上看到過,長什麽樣,什麽原理,怎麽製造一概不懂。

    大明現在有人專門探索這一塊的知識,但是要多久出成果,還不知道。

    所以有限電報依舊是大明目前最可靠的通訊方式。

    朱慈烺走到哪裏,大明的電報線路和電話線路就要先通到哪裏,承德這一條就是專線。

    修建的代價比起這坐行宮都不逞多讓。

    可是這個錢也必須出,為了最快的得到消息。

    以後這裏也將士諸王室的一個重要旅遊景點,有什麽事情也能快速的通知京城。

    大明現在正在努力嚐試跨海電報線路,因為技術能力還有材料科技的限製,一直沒有成功。

    大明現在電報線路從京城往北西北直達北疆城東北直到奴兒幹都司,往西最遠到伏爾加河邊,往東最遠到釜山港。

    南線從京城到廣州,然後沿著中南半島到大城國分為兩隻,一條直達龍牙港,一條過緬甸進入恒河流域一直通到印度河戰區的前線。

    剩下的困難就是連接印度河戰區和也門還有整個非洲了,因為中間隔著莎菲王朝和奧斯曼帝國,所以隻能嚐試走海路。

    現在看來,海路技術突破或許還在路上通道打通之後。

    當然如果大明實現了海上電報線的鋪設,那麽以後從大明到新大陸,然後後麵的電話線,光纜等等技術都需要這個儲備,研究這個也不算無用。

    電報室這邊已經有司禮監和軍部的人在忙碌著工作,大明重要的軍情還有奏章都會第一時間通過這裏傳遞過來交給朱慈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