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幸福感(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494更新時間:2022-03-27 23:01:37

    第二批就是額哲汗帶來的那部分林丹汗舊部了,他們被建奴驅趕不得不遠走西北,後來又被西北當地的部落排斥。

    不得已之下他們隻得在回到祖地,路上感念大明的恩德在被建奴威脅的情況下,甘願加入大明受大明庇護。

    他們曾經協助大明駐守長城抵禦建奴的襲擾,並且協助作戰打退建奴的進攻。

    這些人很多也都因功獲得了大明公民的身份,絕大多數都生活著察哈爾地區告別了遊牧生活,改為輪休輪牧。

    這第三批就是大明在跟建奴作戰的時候前往蒙古地區招募召喚回來的部落,這些人在建奴的威逼利誘之下選擇了大義,投靠了大明。

    大明也沒有虧待他們,把漠南地區最肥美的草場劃分給他們放牧。

    而且教他們種植土豆玉米,教他們種植苜蓿等牧草,幫助他們修建城池抵禦嚴冬,修建市場交易物品。

    雖然這些牧民還有很少的一部分選擇遊牧,但是大部分都過上了半遊牧的生活。

    這一批牧民也有一小部分通過自己的努力,或者參軍獲得了成為公民的資格。

    這一部分人也是整個草原上的大部分。

    第四部分就是卡不清形式,助紂為虐,加入建奴,幫助建奴跟大明作戰的那一批了,有些人甚至親自參與對大明作戰,成為惡貫滿盈的劊子手。

    這一部分因為是戰犯,所以一直以來都是由各墾殖公司看守使用,用勞改贖罪。

    算算時間也有十三個年頭了,這些人即沒有資格參軍也沒有資格討論大明跟你們的關係,所以這議論的事情應該跟他們沒有關係。

    綜合來看,這次事件,對大明心中有隔閡的正是這第三種,他們戰前投奔了大明所以覺得自己是勝利者理應享有勝利者的待遇。

    但是他們的待遇確比第一種和第二種要差很多,這才是他們不滿的根源。”

    朱慈烺一通分析下來,下麵的墾殖公司高層都不敢說話了,皇上說的對啊!而且說的很清楚,思路很清晰。

    從個人角度來看這些人不滿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和借口,但是從整個大明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因為這種不均衡導致的。

    但是這又怎麽樣呢?怎麽解決呢?

    朱慈烺敲著桌子繼續說道:“既然問題找到了,那怎麽解決呢?

    朕倒是有一個想法,這幸福跟不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

    當大家都餓肚子沒有飯吃的時候,你有一個野菜餅充饑,那麽你就是幸福。

    當大家都隻能吃野菜餅的時候,你能吃上白麵饅頭,那麽你就是幸福。

    當大家都隻能吃饅頭的時候,你們吃上菜吃上肉,那麽你就是幸福。

    這幸福感就是比出來的,幸福也沒有絕對的定義,隻有人們不斷增長的需求。

    那麽咱們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改變自己比較的對象?這樣幸福感是不是就來了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