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穩健為主(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428更新時間:2022-06-12 12:17:04

    周遇吉聽完朱慈烺的話也是有些無奈,這事本來大家都沒有明麵上說,隻是私下裏討論而已。

    陛下這話說了不是等於沒說麽?不足以給大家交代啊?

    朱慈烺看著周遇吉的表情也知道了他心中所想,敲著桌子開口:“這件事歸根結底還是速勝派不滿穩健派的戰略計劃想要以這次論罪來推翻穩健派的計劃。

    朕說過速勝有風險,傷亡也會變大,大明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實力慢慢和敵人消耗。

    大明要的不是一場戰爭的勝利,而是整個世界的穩定。

    第一階段任務完成之後那必然是要休整一下的,埃及地區、阿拉伯半島、伊拉克地區、阿塞拜疆地區。

    這些地方都不是奧斯曼帝國傳統的國土,對方通過戰爭占領奴役了當地的人民, 大明重新給予了他們自由,讓他們重新選擇自己的生活。

    把他們從奧斯曼那邊拉攏到我們這邊是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 也為我們進攻亞細亞半島奠定後勤基礎。

    這些政策更是總參反複論證過的, 沒有任何問題,我們不能因為前線幾場戰役的速勝就推翻整個戰略方針,這是不負責任的。

    戰爭從來都不隻是兩軍對壘,它包含了,政治、外交、國力、動員能力、後勤組織能力等等的綜合較量。

    一場戰役的勝敗哪有那麽重要?

    一個優秀的戰略家在戰爭之前就已經知道戰役的勝敗了,為什麽?就是因為通過這些綜合因素的考量勝敗已經沒有懸念。

    大明有一部分人太重視術而忽視了戰略,每次都希望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扭轉乾坤。

    但是真正的戰爭絕對不能隻依靠個人的小聰明來決定勝敗,那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你讀過三國演義吧,諸葛亮多智近妖,然而六出祁山無一次成功,為何?因為諸葛亮不聰明了麽?

    那是因為當時後蜀以一隅之地對抗曹魏雄踞整個北方,那是綜合國力的差距。

    速勝派是不是有人覺得自己智計超過諸葛武侯?

    國與國的戰爭,特別是帝國之間的戰爭,歸根結底還是綜合國力的比拚。這容不得討巧。

    既然我們一步步的不出差錯就能一路碾壓過去,那麽為什麽我們還要冒著風險把必勝之局變的有風險呢?”

    周遇吉躬身聽著,陛下一直以來都是穩健派,也是速勝派永遠無法逾越的大山。

    不過速勝派這些年也一直沒有死心,就像原本按照計劃這一戰應該是五年後的,但是在速勝派的不斷遊說下還不是提前了整整五年多。

    速勝派就是覺得應該直插伊斯坦布爾,隻要奧斯曼帝國滅亡那麽剩下的地方就可以慢慢的收拾了。

    但是在朱慈烺看來,有個有序的奧斯曼政權被一點點蠶食可比一個無序的混亂之地好管理的多了。

    大明一點點的消滅奧斯曼帝國,敵人永遠都在對麵,要是偷襲對方的首都然後在回頭收拾其他地方,那敵人就在自己內部了。

    一旦內部的反抗形成習慣,那要是引起連鎖反應大明就麻煩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