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來自軍部的壓力(2/4)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8658更新時間:2022-08-10 22:38:26

    到時候就是三方一起倒黴。

    當然為了警告那些跳的太過分的內閣人員,內閣又有一部分人因為貪汙受賄瀆職等被查處,算是給這幫死要錢的頭腦發熱的以為自己能跟陛下對抗的家夥降降溫。

    開玩笑,當初為了錢朱慈烺是內閣首相都敢換,這幫人還以為朱慈烺離了他們就不行了。

    沒有直接動手進行全麵清查也是怕戰爭期間內閣動蕩導致戰事失利,要不然朱慈烺才不慣著他們的臭毛病。

    這是皇權和內閣權力的鬥爭,朱慈烺甩手不管內閣事務之後,鎮壓內閣靠的就是財力和武力,而打仗就是對財力和武力的雙重消耗。

    朱慈烺也發現了,當初他設計的這個內閣加軍部加錦衣衛的三權分立好像有嚴重的漏洞。

    那就是一旦大明對外戰爭出現失利,軍隊蒙受巨大損失之後,很可能皇權就會衰落。

    朱慈烺現在當然不擔心這些,但是以後的皇帝呢?進入火器時代農民起義已經很難推翻現有政權了,但是要是某地軍隊或者軍閥等叛亂呢?

    大家用的都是一樣的武器,士卒也是一樣的水平,搞個清君側,搞個靖難,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雖然朱慈烺有預防措施,所有的軍事工業都放在渤海灣地區了,但各戰區儲備的作戰物資,那也是足夠打一場到兩場大型戰役的。

    要是到時候關內軍隊腐化,軍閥兵力占優勢,禁衛軍一兩場大型戰役戰敗了呢?

    到時候要生產武器,要武裝新軍等等都要要錢,錢不夠了難免被內閣牽製,到時候就算鎮壓了叛亂,那皇權注定旁落。

    這個就跟曆代的王朝衰落是一個道理。東漢末年就是這樣。

    東漢末年之所以能形成軍閥割據,還不是因為黃巾起義僅僅依靠中央軍難以鎮壓,所以不得不放權讓各地練兵。

    各地練兵得有錢啊,所以就設立了州牧,州牧就是即管兵又管錢,還管當地的人事。

    本來就已經是士族社會,現在又放權讓士族擁兵,那麽各地擁兵自重也是必然。

    最後黃巾雖然鎮壓下去了,但是各地已經尾大不掉了。

    還有隋末也是一樣,隋煬帝外戰征高麗連續失利,導致國內空虛,又修運河和戰爭徭役導致國內匪患四起。竇建德瓦崗寨還有杜伏威就是代表。

    兵力不足以鎮壓起義,隋煬帝不得不放權,所以軍閥就崛起了,最後各貴族集團爭相登場建立大唐。

    唐又是一樣,盛唐之後安史之亂,中央無力鎮壓,允許各地募兵,導致軍閥割據。

    所以宋吸取這樣的教訓,強幹弱枝,導致武力衰微,一直難有作為。

    明朝算是再次吸取曆代教訓,進行的是半強幹弱枝政策,即加強京營使其強於地方駐軍和邊軍。

    但是現在看來,朱慈烺是老想著總結前朝的教訓忘記了明末的教訓。

    現在的政策,一樣有大權旁落的風險,搞不好大明會因為一場外戰失利導致皇權旁落,然後國家亡於內閣扯皮腐敗叢生。再次走上明末老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